当前位置:健康知识文摘
  二O一七年第三期  
   
  发布时间: 17-06-27 01:55:07pm     
         
 

  健康知识文摘

中国企业联合会老干部处                 一七年第3  总第148

猝死前 心脏发出求救信号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中,每年心脏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个人猝死。心脏性猝死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的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不过,有一半的心脏性猝死是有先兆的,判断并抓住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尽早去医院做深入的检查和治疗,就能争取更多的时间。

胸闷、胸痛  如出现突发的胸闷、胸痛且不能缓解,或症状虽不持久,但发作频繁,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如胸闷、胸痛伴有大汗、恶心、呕吐甚至濒死感,或合并咽部不适、紧缩感等,更是发生心梗的预警,最好停止活动,就地休息,及时拨打120,以便迅速就医。

无诱因的出汗、恶心、呕吐及胃部不适  心脏失灵并不总会引起胸部不适,有时即使无胸闷、胸痛,单纯出现出汗、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也有可能是心脏性猝死前的不典型信号,可就医行进一步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眼前发黑或一过性意识丧失  如果感到眼前发黑或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特别是过去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这类症状极有可能说明心脏发生了恶性心律失常。

不明原因的心悸、气促或乏力  既往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如果出现了不可解释的心悸、气促、乏力等,也不能置之不理。如果在合并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出现,不排除合并心肌炎的可能;如果上述症状出现在近期过度劳累、大量吸烟后,更应警惕,要及时上医院查心电图、心肌损伤标记物或心脏彩超等。

除了识别上述症状外,还要强调一点,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有猝死家族史的人,猝死概率高于普通人,这类人群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合理治疗,降低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概率。同时提醒大家,猝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要尽量戒除熬夜、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生命时报2017.04.18 殷兆芳  薛超

你不知道的“肠”见病

很多人把腹痛、腹泻、消瘦这些症状当成普通的拉肚子,其实,这有可能是炎症性肠病。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人因误诊而将病拖延成了疑难重症。

炎症性肠病顾名思义就是肠道发生了炎症。患者常常会有腹痛、腹泻、便血、肛瘘、营养不良等肠功能受损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这两种疾病。

误区一:炎症性肠病是老年病  很多人认为,胃肠道不好,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实,年轻人免疫力较好,一旦遇到炎症性肠炎这个不速之客,自身排斥反应非常强烈,过度免疫,反而让正常的消化道严重受损。

克罗恩病的高发年龄段在15-25岁,有部分患者表现并不是典型的腹泻、腹痛等症状,而是生长发育停滞。因此年轻人更要重视。

误区二:经常腹泻却不当回事  如果连续6周以上,有慢性腹泻的情况,就要引起重视。如果年纪轻轻,有腹泻、腹痛、体重又减轻,排除肿瘤疾病后,就要考虑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最明显的症状是长期腹泻、腹痛和黏液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局限于结肠,克罗恩病则以影响口腔到肛门整个消化道的任何部分。克罗恩病症状更加多样化,有腹痛、腹泻、消瘦、贫血、肛瘘等。

误区三:便血就是痔疮引起的  痔疮是发生在肛门口的疾病,所以出现的便血是附着在大便表面的,多是因为肛裂、肛周脓肿等肛周疾病引起的。如果是肠道里出血,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出现的脓血,则是血和大便混在一起,然后排到肛门外面,所以大便时也会带血。

引起肠道便血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排除肿瘤,也可能是息肉及炎症性肠病等。出现便血应尽快去医院明确原因。

误区四:炎症性肠病能预防、能治愈  实际上,炎症性肠病一旦发病是不能治愈的,治疗要伴随终生。另外,该病发病机制不明,几乎没办法预防。

虽然不知道什么因素导致该病的发生,但是不当饮食等将加重病情的发展。比如经常熬夜、常吃快餐、吸烟、过度食用冰箱食物、饮食习惯不良、缺乏日光照射致维生素D缺乏等,都可能加重炎症性肠病。

误区五:溃疡性结肠炎不能喝奶制品、不能吃鱼虾

中国约40%的正常人都会对牛奶不耐受,出现腹胀、排气多甚至拉肚子等情况,如果这部分人合并有溃荡性结肠炎,可以用酸奶替代牛奶。

炎症性肠病患者由于长期大量腹泻,营养物质丢失比较严重,比健康人需要更多的营养,可适当多吃鱼、虾等食物。

建议有腹泻、腹痛或体重减轻等症状的患者,尽快去医院做肠镜、取样活检、小肠CT等检查,确定是否为炎症性肠病。

《生命时报2017.06.02 陈洪

专家们的健康忠告

经常会听人说,“在健康问题上,自己比老天爷更管用”,想保持健康,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今日,由5位不同领域的专家,为大家送上最值得注意的健康忠告,让我们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皮肤科  不乱涂激素药

激素药膏具有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等作用,是皮肤科的一大利器,也是常用的非处方药。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介绍说,药店里治疗皮肤疾病的药膏种类很多、名称繁杂、成分各异,一般老百姓很难看明白。这些药膏多数含有激素,如果不遵照医嘱使用,可能会使病情恶化。

“皮肤一有不适就滥用激素药膏,会使皮肤变得更薄、更敏感,出现红血丝,造成激素依赖性皮炎、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继发病症。它们可能与原发皮肤病症状同时出现,增加辨别和治疗的难度。”常建民指出,有些身体部位不适合使用激素药膏,随意用药可能将小问题弄成大毛病。他建议,皮肤出现问题应马上就医,求助专业医生,并在医生和药物说明书的指导下用药。

     眼科  关灯不玩手机

    很多人晚上关灯后还会习惯性玩一会儿手机。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宋旭东提醒说,门诊中很多患者的主要症状是眼干、眼胀、有异物感等,追问病史,通常都会有过度使用手机或电脑的情况,其中不乏关灯后玩手机者。

在黑暗中手机屏幕会特别明亮,此时眼睛的对比敏感度低,再加上近距离观看,会引起眼睛的调节系统负担加剧,加深近视。宋旭东建议,如果夜间需要使用手机时,至少开一盏低亮度的背景照明灯,为了降低眼睛的负荷,最好调节手机屏幕对比度,使亮度和色调尽量柔和。

消化科  少吃烫辣食物

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范如英告诉记者,虽是老生常谈,但因饥一顿饱一顿、不吃早餐等原因患病的人数始终有增无减。人的胃酸随时都在分泌,为了不让胃壁负担太重,要定时定量进食,一日三餐都不能缺少,否则胃酸分泌过多,长此以往会伤及胃壁,导致胃痛、消化性胃溃疡、胃出血等。

饮食要清淡,最好不吃火锅、麻辣烫等过烫过辣的食物,以免对口腔、食管、胃黏膜造成严重损伤。如果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遭到烫伤,反复多次易造成黏膜浅表溃疡,招致食管炎、萎缩性胃炎等,严重者甚至会发展为食管癌或胃癌。

   骨科  适当运动少玩手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关节外科主任王振虎告诉记者,爬楼梯、爬山、打羽毛球等活动对关节的损伤较大。例如爬楼梯时,腰部以下的关节都要承受自身的体重,其中以膝盖受力最大,为体重的4倍左右。“对于普通人而言,上下班偶尔爬楼梯无所谓,”王振虎说,但不建议把爬楼梯作为运动方式。

除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外,许多人长期无节制玩手机也是让骨科医生头疼的问题。“门诊中经常会碰到拇指腱鞘炎患者,其中部分人的患病原因就是长期玩触屏手机。”王振虎说,长期玩电子产品,手指做重复动作,肌腱过度摩擦,可能引发肌腱与腱鞘的损伤性炎症。不仅是手指,手腕关节长期密集、反复和过度活动,也会导致腕部腱鞘出现炎症、腕管肿胀、疼痛,还可能导致颈椎病。

泌尿科  多喝水不憋尿

现代人工作繁忙,经常顾不上喝水,甚至有些人连上厕所都没时间,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北京电力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朱晓东告诉记者,尿液是身体排泄毒素的途径。正常人尿道口周围都有细菌,尿液可以冲走绝大部分,同时尿道黏膜有抗菌能力,如果长期憋尿,会导致细菌大量聚集,引起泌尿系统感染。正常人每天应排尿4-6次,如果次数过少,尿液长期蓄积在膀胱内,男性易得前列腺炎,女性则容易引起盆腔炎等。

朱晓东建议,久坐的上班族一定要养成多喝水、不憋尿的习惯,两次排尿间隔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3小时,即使没有明显尿意,也要去卫生间试着排尿。

                                                    《人民网》2017.06.05 汪颖

糖友用药 避免八个错误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控制成功与否的关键。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应该知道哪些因素对控制血糖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要避免用药错误。

五因素决定控糖效果

一要提高饮食控制的依从性。有些患者饮食控制不严格,如晚上应酬多、聚餐多;有些患者瓜子、花生、油炸食品等零食吃太多;也有的患者控制得过严,像“苦行僧”一样;最终导致营养不良。以上这些都是应该避免的问题。

二要合理进行降糖治疗。合理降糖是基础治疗,关键是“合理”二字。降糖治疗要个体化,不同的人,降糖目标和方案不同。

三要预防低血糖。血糖要控制好,不要过低,一次严重的低血糖甚至会抵消多年的控糖效果。

四要控制好体重。

五要睡好觉。一个人血糖、血压飙升,可能是睡眠不好所致,但这一点常常被忽视。

用药的八个错误

很多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用药错误,其中下面八个错误是最常见的。

1.看别人用什么药自己也用什么药。治疗糖尿病要根据糖尿病类型、患者体型、高血糖类型、有无其他疾病以及患者的年龄等来选药。如根据糖尿病类型选药,1型糖尿病可以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等2型糖尿病可用二甲双胍、胰岛素促泌剂、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胰岛素等;妊娠糖尿病应用胰岛素;而其他类型的糖尿病要先治疗原发病再加上口服降糖药或用胰岛素。用什么药还要看患者的体型。不同患者血糖高出现的时间不同,如果餐前不高、餐后高,可用糖苷酶抑制剂加其他口服降糖药;如果餐前高、餐后更高,则要用磺脲类、非磺脲类、二甲双胍、a-糖苷酶抑制剂。另外,还要根据患者年龄选药。儿童糖尿病患者多为1型,可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老年人由于自我管理能力等下降,常出现重复用药、遗漏用药和低血糖等问题,可用一日一次的缓控释制剂。为了防低血糖,老人还要慎用作用太强的降糖药。

2.迷信进口药、贵药、新药。 评价药物的好坏,要看其有效性(疗效如何)、安全性(副作用的大小)、经济性(价格是否合理)、适用性(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方便),而不能以是否为新药、进口药、贵药为标准,更不能盲目排斥国产药、便宜药、老药。

3.担心二甲双胍伤胃不敢吃。二甲双胍对胃肠道的副作用主要出现在用药的最初一两周,如果餐中或餐后服用,会大大减轻不良反应,用一段时间可慢慢耐受。

4.不按时服降糖药。降糖药的服药时间很有讲究,如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药物要在餐前30分钟服,双胍药要在餐中或餐后服,糖苷酶抑制剂要在吃第一口饭时服,格列酮类在餐前、餐后均可服用。

5.漏服药想起来就补服。漏服药可引起血糖波动,或让血糖居高不下,所以,漏服药该如何补、什么时间补,都很有讲究。如果漏服的是磺脲类药物,且已接近下一顿饭,就不用补了;如果是双胍类药,想起来就要及时补;如果是糖苷酶抑制剂,饭中、饭后可以补上,饭后过很长时间就不用补了;如果是一天一次的药,中午想起来可以补,晚上才想起来就不用补了,要出门或运动前不用补。为了防止漏服药物,老年人可以备一个特制的药盒,或者设计一个服药日历。

6.服降糖药只遵医嘱不看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有很详细的信息,如不良反应、禁忌证的介绍,有与其他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药物如何保存等内容,这些信息在吃药前都应该了解。

7.将血糖降得比正常值低一些。有些人认为,血糖低一些总比高一些好,其实,低血糖会给机体带来一系列危害,如记忆力减退、心理疾病、痴呆、血糖难以控制,甚至会因为血糖过低导致死亡。

8.吃保健品不用药。保健品是食品,治不了糖尿病,而且很多所谓的降糖保健品中都违规添加了降糖药。患者一定要警惕各种虚假广告,远离打着“祖传秘方”、“包治百病”、“纯天然绝不加西药”、“绝无副作用”、“高科技产品”、“权威专家验证”等旗号的产品。

此外,患者还要避免使用胰岛素的误区,如该打的不打,不该打的过度使用;认为打胰岛素会上瘾、副作用大、会让人变胖;还有人认为,用了胰岛素就再不能使用口服药了。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

《健康报》2016.03.15 张继春

欣赏生活

“生活”要怎样来欣赏?可以借助前人颖悟的智慧,与自己的观察,许多的美就在你的四周,兹将前人颖悟的生活中的美,分三方面来欣赏:

第一是注意大自然中的美:就山来说,远的山适宜秋天看,斑斑烂烂;近的山适宜春天看,百花争媚。高的山适宜有积雪,平的山适宜有明月。一样是山,你能分辨它的美有何不同吗?

就自然景物来说,春天好美的是雪,夏天好美的是云,秋天好美的是明月,冬天好美的是太阳,暑天喜的是风,夜晚喜的是雨,你细辩过这情趣吗?

第二是注意日常起居的美:光阴总是在无声无息地消逝,当你学会了恬静,日子就长起来;当你追逐忙碌,日子就短起来;当你一发奋读书,才觉得往日太荒唐而现在太可珍惜了!一样的日子,美的感受完全不同。

第三是注意友情亲情的美:每晚寻一两件可嬉笑的事,在晚餐前后,让全家大笑三声,把一天的劳顿烦忧全部赶走,多美!

家庭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论理的所在,一论理就有是非,就伤感情。只谈情,一切包容,才会和悦,才会趣味横生,才美!

《广州日报》2017.02.14 黄永武

 
   
    关闭窗口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中国企业联合会信息工作部 技术支持 京ICP证 13027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