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知识文摘
  二O一六年第六期  
   
  发布时间: 16-12-30 01:17:02pm     
         
 

  健康知识文摘

中国企业联合会老干部处                 一六年第6  总第145

出现四大症状当心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

骨质疏松常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绝经后女性尤为多见。当您出现以下症状时,就有可能患上了骨质疏松症。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

症状一:疼痛  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为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很多患者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腰背痛,疼痛沿脊柱两侧弥漫性分布,直立后仰、久站久坐后疼痛明显,平卧休息后疼痛可稍缓解;做某些动作,如弯腰、搬提重物、用力咳嗽等亦可加重疼痛症状。

症状二:变矮、驼背  许多老年朋友感觉自己的身高跟年轻时相比明显“缩水”,腰也伸不直了。随着年龄增长,全身骨骼发生退变老化,椎间盘等组织含水量及弹性下降。如果只是“缩水”1厘米2厘米,则可认为跟牙齿松动、头发变白稀疏一样,是人体衰老的自然过程。然而,骨质疏松的脊柱椎体,骨量明显减少、骨强度差,容易压缩变形,尤其是弯腰等动作容易导致椎体前部分压缩变扁,这种原因导致的身高短缩通常超过3厘米且有驼背的表现。

症状三:骨折  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并发症,轻则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轻微受伤甚至日常做家务,如从沙发上坐地跌倒、弯腰拖地、崴脚就可导致相应部位的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症状四:心肺功能受损  骨质疏松的患者如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出现脊椎后凸畸形(驼背),胸腔容量变小且胸廓活动范围受限,导致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感觉心慌、憋气、气不够用等,以爬楼、拧重物时较为明显。

                                                《健康报》2016.09.23 祁军 王群川

雾霾天 室外锻炼免了吧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和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还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充满活力。然而,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雾霾频发,空气质量已成为人们开展室外体育锻炼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雾霾天气不适合锻炼  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是细颗粒物,也就是人们常说的PM2.5。PM2.5能避开呼吸道的保护组织,附着到气管和支气管上,甚至直达肺泡,刺激呼吸系统的大小气道,诱发炎症,引起气管炎、肺炎等。空气污染还会导致哮喘患者的病情恶化,增加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人们在运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呼吸加深加快,造成每分钟肺通气量显著增加,包括PM2.5在内的更多的空气污染物被吸入体内。实验研究发现,中等强度运动时,PM2.5在肺内的沉积是安静时的5倍。

在锻炼的时候也不适合佩戴防雾霾口罩,因为其净化性能往往与其透气性能呈反比,净化性能越好透气性能越差。佩戴高过滤效率的防霾口罩会增加呼吸阻力,而长时间呼吸不畅人体可能出现缺氧症状。

空气质量指数是能否锻炼硬指标  空气质量指数(AQI)综合反映了大气主要空气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的全面的污染状况,是衡量是否适合室外体育锻炼的合理指标。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不同空气质量指数下,不同人群能否正常活动和运动锻炼可参考以下建议。

第一级:0-50为优 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进行正常活动和体育锻炼。

第二级:51-100为良 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有较弱影响。除了少数对某些污染物特别容易过敏的人群外,可进行正常的活动和体育锻炼。

第三级:101-150为轻度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健康人群仍可进行体育活动。

第四级:151-200为中度污染 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

第五级:201-300为重度污染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当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第六级:大于300为严重污染 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儿童、老年人和患者应停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在室外空气质量不适合体育锻炼时,可以选择一些在室内进行的有氧运动,比如做瑜伽、跳健身操、游泳、打太极拳、做器械锻炼等,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健康报2016.11.14 徐春雨

寒冷天气身体有哪些变化

立冬已过,无论南北,降温随后而至。美国《预防》杂志最新总结了寒冷天气里身体会出现的不自觉变化。本报请国内专家进行解读和指导,以便您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健康过冬。

变化1:浑身发抖  解放军第252医院关节外科主任王振虎解释说,冷觉感受器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会引起骨骼肌不自主的节律性收缩,目的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缓解寒冷。这在医学上称为“战栗性产热”。

变化2:身体末梢冰冷  外界温度过低时,更多血液会流向身体中心,给重要脏器供应氧气和养分,手指、脚趾、耳朵等末梢部位就会因为血液减少而感觉寒冷。外出时注意全身保暖,有助于血流均衡分配,保障身体末梢供血。老人、孩子等体弱人群尤其要注意四肢保暖。

变化3:流清鼻涕  当冷空气进入鼻腔,毛细血管收缩,纤毛运动减弱,就会出现流清鼻涕或鼻孔黏液现象。戴口罩可以减少冷空气进入鼻腔的机会。流鼻涕时可用温盐水冲洗鼻子,同时按摩鼻翼。如果稍有冷空气就不断流鼻涕,且持续时间很长,到室内也不好转,要怀疑是鼻炎,建议到医院就诊。

变化4:心脏负担加重  在寒冷时,为给身体供应能量,心率会增加,心脏的耗氧量和工作负荷也会增大。低温时血液更黏稠,流速更慢,则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一旦遭受寒冷刺激,冠状动脉易收缩痉挛、血压升高,原有心血管基础病变的患者可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北京电力医院院长助理兼医务部主任、内科主任医师倪冬梅提醒大家,留意心脏“受凉”的预警信号。如劳累时突然出现左胸部疼痛或压迫感;突然感到心慌心悸、眼前发黑,有要跌倒感;呼吸急促、一呼一吸拉长或喘不过气;熟睡过程中突然惊醒,胸闷、呼吸不畅等。

变化5:呼吸急促  顶着寒风行走有时会喘不上气、不停咳嗽、恶心想吐。倪冬梅说,这是因为寒冷干燥的空气会让鼻子发干,刺激咽喉部位,还会使小气管收缩,以致出现呼吸道应激反应。冬天外出要护好口咽部,尽量用鼻子呼吸,避免冷空气侵袭;平时注意补水;家中可使用加湿器。

变化6:尿频尿多  冬季汗液蒸发减少,尿量就会相应增多。寒冷还会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内分泌系统调节变化,增加排尿量。为了御寒,包括膀胱在内的大多数器官会呈现收缩状态,也更易出现尿频。

变化7:胃缩成一团  受凉时,胃部肌肉、血管会收缩,发生胃痉挛。如果此时吃生、冷、硬的食物或难以消化的大鱼大肉,更易给胃带来负担。多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热粥、热汤、炖菜等,但肉不宜多吃;三餐定时定量,让胃可以保持有规律的胃酸分泌周期。

变化8:关节僵直  寒冷会导致肌肉收缩,血运和滑液分泌减少,关节周围组织(包括肌肉、韧带等)顺应性变差,所以很多人会感觉肌肉酸痛、关节发僵、关节炎疼痛加重。登山、爬楼梯等会增加关节负重,不适合在冬季进行。如果要运动,一定做好热身。还要注意补钙、维生素、蛋白质等,适当多吃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核桃等。

变化9:情绪低落  有些人在冬季会出现情绪低落、没有活力、容易发怒等表现,被称为“季节性情绪失调症”。广东省社会医学研究会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常委马健文建议,冬季阳光好时多出门晒太阳,不太冷时,加强户外锻炼,对赶走抑郁情绪很有帮助。如果家里的灯换成暖色调,更有助改善情绪。

《生命时报2016.11.18 张杰

便秘招来不少大病

大便在身体里超过一天会产生多种毒素,长期排便不畅会诱发多种疾病。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副会长、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姚树坤表示,想要消灭顽固的便秘,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是关键。

慢性便秘引发诸多疾病

肠道受累  肠道主要负责体内的脏活累活,一旦发生堵塞,大便长期滞留肠道内,其中的毒素会持续刺激肠黏膜,容易引发各种肛肠疾病。

诱发其他不适或疾病  由于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会被再次吸收,长期便秘还会引起皮肤痤疮、口臭、肥胖、精神萎靡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大肠癌、直肠癌。对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来说,排便时用力,血压会比平常高,耗氧量增加,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卒中、猝死等意外。

胡乱吃药雪上加霜  慢性便秘患者为了速战速决,有时会滥用泻药;还有人经常服用具有通便作用的中药、中成药、润肠茶,这些“通便剂”大都含有泻药,如大黄、番泻叶、芦荟等含蒽醌类物质的成分。滥用泻药和“通便剂”不仅缓解不了便秘,还会雪上加霜,发展成顽固性、难治性便秘,进而诱发结肠黑变病、结肠息肉等,增加癌变风险。

不良生活方式诱发便秘

饮食结构改变  高蛋白、高脂肪膳食、辛辣刺激、熏烤油炸食物、干炒食物摄入增加,胃肠不堪重负,造成便秘。另外,膳食过于精细、缺少纤维素以及饮水过少也是便秘诱因。

长期精神紧张  现代生活节奏快,人们精神压力很大。长期处于这种疲劳状态,使得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胃肠道蠕动,造成肠道传输缓慢,久而久之导致便秘。

运动和体力活动过少  现代人长期久坐,缺乏适量运动,胃肠少了外来刺激,蠕动功能就会相应减弱,时间长了便秘也就跟着来了。

调整生活是治疗根本

姚树坤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便秘问题,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是关键,他给出了四点建议:

第一,饮食疗法是根基。1.以五谷杂粮为主,多吃粗粮,如糙米、全麦、玉米、红薯等。2.喝一些养生粥,小米最好,可以加红薯、山药、黏腻型便秘可加薏米,容易上火的人可加红小豆。3.注意“二多二限四禁忌”原则:多吃蔬菜、水果;限量吃肉类、禽蛋类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忌辛辣、干炒、油炸、烧烤的食物。姚树坤告别提醒,饮食调节应长期坚持。便秘缓解后,如果又恢复到原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还会导致便秘复发。

第二,及时调整不良心态。平时多笑一笑,不仅有助缓解焦虑的情绪,还有利于改善胃肠功能。

第三,常做舒缓运动。建议多做散步、慢跑、瑜伽等舒缓一些的运动。

第四,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定时排便,久了会形成条件反射,到了时间就会产生便意,胃肠道也会出现推进性的蠕动。排便前可进行5分钟-10分钟的“深慢呼吸锻炼”,把呼吸调整到每分钟10次-12次,最好是腹式呼吸,这样做能促进胃肠蠕动。同时,排便过程中要张口深慢呼吸,有利于肛门放松。

对于比较严重的便秘,要在饮食调节的基础上,遵医嘱服用相应的药物。产生疗效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量至停药,再靠饮食调整来维持长期疗效。

生命时报》 2016.11.29 张杰

和子女相处有“八不”

不偏袒  老人对儿子、儿媳妇、女儿、女婿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决不能偏袒一个,疏远一个。

不猜疑  老人不宜在亲友中议论晚辈,更不要在子女间传话,以免误传,引起矛盾。

不专断 不要做儿女们的生活“主宰”,有事要与子女们商量,应当是指导者和参谋,遇事不要专断独行。

不挑剔  老人对子女要和蔼可亲,不要整天板着脸,对子女的兴趣爱好,不要以老思想、老眼光去看待,只要不有碍社会公德、违反国家法律,大可不必挑剔。

不唠叨  年轻人最反感老年人反复叮嘱一件事情,老人跟儿女讲道理不要过分唠叨。

不生气  不要倚老卖老,居高临下,动辄训人,否则会让年轻人反感。

不依赖  老人和子女在一起生活,可以不分家,但一定要做到精神独立,千万不要一天到晚围绕着家里的几个人生活。

不多管  有些事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凡事都以自己为中心,给儿女一定的生活空间,不干涉他们的生活。                                     

《健康时报2016.09.06 喻进

快乐在于心境

世界上许多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就看你怎么看待它。快乐是自找的,烦恼也是自找的。一个人对一件事感觉快乐还是烦恼,并不完全取决于客观环境,一个人的心境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所说:“人快乐的程度多是自己决定的。”

明代学者方孝孺幼年时聪颖机敏,《明史》说他每天“读书盈寸”,人称其为“小韩子”,认为他是韩愈在世。这位小韩子曾经得病卧床不起,偏偏家中又断了粮。家人把这件事情凄凄惶惶地告诉他,小韩子开怀一笑:“古人三旬才吃了九次饭,这世上难道只有我一个穷人么?”

陶渊明在《拟古·其五》里写了一位隐士,生活也十分落魄,“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这个人不但吃不饱肚子,连衣服都穿不周全,十年来始终戴着那一顶破帽子,即使生活如此辛苦,却常面带笑容,心地坦然。他住在青松白云处,朋友来了便抚琴,“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好不快乐自在。他的快乐不在于物质的多寡,而在于自己的心境。

唐代诗人王维说:“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北宋文学家苏辙说:“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世界名人卡耐基说:“不要忘记,快乐并非取决你是什么人,或你拥有什么,它完全来自于你的思想。”快乐的人,并非经常有快乐的事,而是拥有快乐的思想。宋代文豪苏东坡,一生命运多舛,极为坎坷,受排挤,遭诬陷,坐牢狱,受辱骂,屡次被贬,穷困潦倒,但无论什么挫折,都不能把他困在愁苦之中,他以享受人生的态度生活,圆通地自我解脱,送行自己,其中求乐,积极保持快乐潇洒的心境。

人生在世,没有谁能一帆风顺,没有谁能万事如意。人生一世,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些什么,而是在于你怎么去看待。遇到什么,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很多时候无法改变,但能够改变的是你的态度。

我们既然来到这个世上一次,没有理由不快乐,即使境遇非常坎坷,只要放宽眼界,仍然会有许多快乐的理由。快乐在于心境,快乐就靠自己去把握,靠自己来决定。

保健医苑张雨

 
   
    关闭窗口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中国企业联合会信息工作部 技术支持 京ICP证 13027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