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健康知识文摘
  二O一三年第三期  
   
  发布时间: 13-06-25 03:54:55pm     
         
 

  健康知识文摘

中国企业联合会老干部处           二一三年第三期

心血管疾病患者夏季如何养生

进入盛夏,人们以为这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低发季节。实际上,由于夏季气温高,出汗多,血液黏稠度高,加之休息不好、活动量减少,反而会诱发冠心病的发作。

夏季特别是天气闷热、空气湿度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左右,而回流到心脏的血液量减少,这会直接影响心肌供血。另外,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氧量减少,这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作。夏天人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结果导致血液黠稠度升高,易致血管阻塞甚至引起心肌梗死。夏夜天气炎热,且昼长夜短,影响人的睡眠质量,这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之一。

此外,情绪因素在夏季冠心病的发作里不可忽视。如在高温或下雨前,闷热阴沉,人的情绪容易烦躁,植物神经紊乱,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

遵医嘱不随意停药 有些患者认为“天热了,血压正常了,不用服降压药了”,或者“夏天胃口不开,吃得少,可以停用降脂药”。患者服用的一些降压药物,不光有降压作用,同时还具有保护血管内膜、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同样,调脂药物除了降低血脂,也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因此,夏季不能随便停用降压、降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需要长期服用。

起居有节适量补水 注意动静适宜,宜在清晨较凉爽时活动,切忌在烈日下或高温湿热时锻炼,时间不宜太长。注意防暑降温,但空调温度不要调得太低,25-26℃左右为宜。生活上应注意起居有序,中午要适当休息,补充睡眠之足。

饮食清淡二便通畅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当吃瘦肉、鱼类、黑木耳、豆制品等注意适量补水,多喝凉开水或淡盐水,有条件可常喝绿豆汤、莲子汤、百合汤、菊花茶、荷叶茶等饮料。要注意保持大小便通畅,尤其是大便通畅,多吃粗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芹菜、香蕉等)。

心理平衡稳定情绪 稳定情绪很重要,只有心理平衡才能生理平衡,各脏器功能正常,血流通畅,远离心梗的威胁。

若外出旅行,须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亚硝酸异戊酯、速效救心丸等抗心绞痛药物。                                                《老年文摘》2013.06.17

高血压是脑中风首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脑中风公认的、独立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者发生脑中风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4-7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撒切尔夫人执政时被称为“铁娘子”,最终被脑中风打垮,多次中风后,身体健康每况愈下,记忆力衰退,罹患痴呆症。

脑中风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年龄增长,脑中风还有一个危险因素,就是心脏病史。这些高危因素排名不分先后,如果硬要分出个高下来,排首位的就是高血压,且血压的高低和高血压持续的时间,与脑中风的发生率成正比关系。如果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将大大增加脑中风的发生机会,即使无明显症状的高血压病亦如此。

高血压和脑中风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是缺血性脑中风还是脑出血。在导致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全球调查中,收缩压超过115毫米汞柱的占45%,为第一大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原因,脑中风是后果,血压与脑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成正比。血压越高,时间越长,脑中风机会越大,而降低血压能够明显减少脑中风的概率。血压从115/75毫米汞柱开始,升高20/10毫米汞柱,患上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就会增加1倍。高血压会使血管的张力增高,时间长了,血管壁的弹力纤维就会断裂,引起血管壁的损伤,使血液中的脂质物质容易渗透到血管璧内膜中。这些都会使脑动脉失去弹性,脑动脉内膜受到损伤,形成脑动脉硬化、变脆、管腔变窄,当病人的血压突然升高,就很容易引起脑中风。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的起病没有任何症状,因为通常高血压处于无症状情况。不测量血压,往往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病,也不会积极治疗。相当一部分病人,常常是在发生一次严重的脑中风后,才发现高血压早已潜伏多年,但此时治疗已经晚了。考虑到脑中风的危害,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严格控制血压,特别是无症状或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患者,更值得警惕。

    积极防治高血压,对预防脑血管病非常重要。老年人单独控制收缩压,可将脑中风减少三分之一,舒张压下降5-6毫米汞柱,脑中风危险性下降约42%。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的达标同等重要,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因此,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平稳血压,可减少脑中风的发生。但是,在脑动脉硬化时,如果血压降得过低,大脑灌注压也低,血流缓慢,血黏度升高,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脑缺血和脑梗塞。所以,老年高血压患者降血压时,不能过快、过低。              《医药养生保健报》2013.05.20 王坤生

别拿脂肪肝不当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渐趋年轻化有的人认为,脂肪肝是“富贵病”,是生活好的象征;还有的人认为,脂肪肝没什么大碍,不用吃药,更不需就医。殊不知,脂肪肝会造成肝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引起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癌。不仅如此,脂肪肝还与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射性疾病互为因果,导致恶性循环。由于脂肪肝比正常肝脏脆弱,更易受到药物、工业毒素、酒精及病毒的伤害,从而增加了患其他类型肝病的风险。因此,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千万不能把脂肪肝看成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良性病变,一旦确诊,须及时治疗。               《中国老年报》2013.05.13 达琳

吃降糖药贫血怎么办

总体来说,口服降血糖药物引起贫血的发生率不高,但由于服用降糖药物的人数众多,而且患者多被要求终身服药。因此,糖尿病患者对降血糖药物的每一种不良反应都不能掉以轻心。即使是少见的情况,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贫血也应引起重视。对于这种药源性贫血重在预防。

磺脲类药物 易出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贫血程度不一。临床中,服用甲苯磺丁脲、氯磺苯脲、格列苯脲引起贫血的病例都有个案报道。虽然出现溶血性贫血的病例很少,但是由于磺脲类药物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降糖药,所以患者在出现贫血时,应考虑到是否由此类药引起。

预防:初次用药10天后查一次血常规,服药第一年内每3个月查一次,以后每年检查一次,以便早期发现贫血。

双胍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部分患者长期应用双胍类药物可影响小肠对维生素B12的吸收,引起血清维生素B12缺乏,导致DNA合成障碍,形成巨幼细胞性贫血。这类型贫血属于大细胞性贫血,这种巨型的幼红细胞是在骨髓内未到成熟阶段即遭到破坏。

预防:长期服双胍类药物的患者应定期(如半年)检查一次血常规,一旦发现巨幼细胞性贫血或血维生素B12水平降低应立即口服或注射补充维生素B12一般网织红细胞(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服药10天内即可升高,不必停用双类药物。

α--糖苷酶抑制剂 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拜糖平)。个别患者服用后发生体重下降、缺铁性贫血。临床多认为,这可能与阿卡波糖使铁在肠道吸收减少,同时患者若过分限制饮食,尤其是铁的摄入不足,可能伴有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等慢性肠炎有关。

预防:不可过度节食,平时煮饭可以考虑用铁锅,注意原发性肠病的治疗,都是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措施。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属胰岛素增效剂。这类药物引起的贫血多较轻,而与二甲双合用引起的贫血发生率高于单用磺脲类药物。临床多认为,患者服用该药物引起了体液潴留,从而导致稀释性贫血。这种血色素轻度下降的趋势,在连续用药后10-12周渐趋稳定,很少出现真正的贫血。一般不影响正常治疗。

预防: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二甲双合用时,贫血发生率高于单用或与磺类药物,因此,合并用药时应注意查血常规。                                                                    糖尿病之友2013第5期 潘琦

四类人需警惕黄斑变性

黄斑变性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在这些危险因素中,有的不可改变,比如性别(女性比男性易患病)、年龄(年龄越大越易患病)、遗传等;有的危险因素却可以改变。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们尤其要警惕黄斑变性。

1.吸烟是目前已确定、最直接的老年黄斑变性病因。吸烟人群患湿性黄斑变性的风险可增加2-3倍。

2.55岁以上人群,且伴有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等慢性病。

3.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或者患有远视、白内障的患者。

4.长期从事户外工作,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并且没有防护(比如墨镜、阳伞、帽子等)的人群。

    老年黄斑变性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容易误诊为白内障。随着疾病发展,患者视力会出现对比敏感度下降、暗点、视物变形、阅读能力下降、色觉功能减退等症状,但常常被忽视。因此,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每年应检查一次眼底。一旦出现黄斑变性征兆,需进行眼底镜、眼底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后及时治疗。        《医药养生保健报》2013.05.20付玉文

黄斑变性术后必须避光

一项调查发现,我国超过50岁的中老年人,黄斑变性患病率达到15.5%,而70岁以上患病率达到20.2%,也就是说,超过50岁,大约每7人中就有1人存在黄斑变性。

在中老年人群中,年龄越大,黄斑变性的发病率越高,其导致视力受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脉络膜新生血管对正常视网膜、脉络膜造成严重损害。早期进行光动力疗法,对于改善视力,防止视力急剧下降有好的效果。所谓的光动力疗法,就是在患者的静脉中注射一种光敏感剂, 当其在眼内累积达到规定量时,用一种特定的激光照射,使药物活化,将眼底异常的新生血管栓塞、封闭,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因为注射的药物是光敏感剂,注射时要避光(拉上窗帘),注射后也要特别注意避光,否则极易造成药物失效,皮肤灼伤。患者在治疗后,应立即穿上长袖衣裤,戴太阳镜,2天内应避免接受阳光及其他强光,室内日光灯照明除外。患者有肝、肾疾病,或正在服用影响肝功能的药物时,应延长眼睛及皮肤的避光时间(超过3)。如果注射的部位颜色发黑,或变暗,要及时与医生联系。

除此之外,如果在注射时药物有渗漏,注射部位还会发生疼痛、水肿、炎症等反应。同时,渗漏的光敏剂经光照射后会引起皮肤灼伤,严重者甚至发生皮肤溃疡。多数患者的皮肤肿胀、变色,会在停止注射、且避光后消失。有炎症、疼痛的患者,将新鲜土豆去皮切片(0.5厘米厚)外敷,每天换3-5 次,可有效缓解。

患黄斑变性的多数为老年人,常合并有其他疾病,尤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术后一定要积极控制原发病,确保血糖、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否则,容易导致前功尽弃(视力持续下降)。此外,还应避免使用感光性药物,如四环素、腆胺类、噻嗪类利尿剂、降压药,以及甘露醇、乙醇、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药物,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即便治疗后视力好转,患者也要定期随访,每3个月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                                                                                            《医药养生保健报》2013.05.20刘海燕

治溃疡服药时间最重要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能够有效根治的疾病,但正是这样一种并不复杂难治的疾病,却长期折磨着成千上万的患者。一位消化内科专家介绍,造成这种结果的重要原因是,溃疡病患者用药不科学,而用药不科学的主要表现,就是用药的时间掌握不好,导致治疗浅尝辄止,治疗不彻底。

研究表明,溃疡病的发作与胃酸分泌密切相关。所以,抓住胃酸分泌的高峰期及时用药,对治疗效果的提升非常重要。但是,许多溃疡病患者不知何时是用药的最佳时间,使药物疗效得不到充分发挥,致使溃疡病久治不愈。

目前,市场上用于治疗溃疡病的药物有两大类,一是减少胃酸的药物,主要由碱性抗酸药、抗胆碱能药、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等;二是增强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能力的药物,主要有胶体铋剂、硫糖铝和前列腺素等药物。搞清楚各类药物的最佳服用时间,对于治疗效果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1.抗酸类药物 有单方和复方的,如复方氢氧化铝、乐得胃等。这类药物主要是中和胃酸及

十二指肠酸度,服药时间宜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1-2小时服用。

2.抗胆碱类药 如颠茄浸膏片、普鲁本辛、阿托品等。这类药物主要是减少胃酸分泌,解除平滑肌痉挛,延长胃的排空时间,服药应在饭前15-30分钟最好。

3.胃黏膜保护剂 如胶体铋剂(枸橼酸肽铋)、硫糖铝、甘珀酸等。这类药物主要是保护胃黏膜,使其免受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刺激,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故在饭前半小时和睡前半小时服药最佳。

4.抗胃泌素药物 如丙谷安,主要作用是对胃泌素有竞争性阻断作用,最好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

5.促进胃排空药物 甲氧氯普胺、舒必利等,均可促进胃排空,故可缩短胃酸和胃蛋白酶与溃疡的接触时间,减少胆汁反流,防止胆汁对胃黏膜的损害,减少食物对胃窦部的刺激,并有助于溃疡愈合。因此,在饭前半小时服药最佳。                                           《医药养生保健报》2013.05.27 陈秀丽

一个“放”字话养生

放开心胸 陶铸有两句诗写得很好:“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老年人养生也应遵照此诗,保持达观、进取的心态,不为琐事烦心。

放身求乐 衰老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既然我们无法留住岁月的脚步,那就只能在生活内容和质量上多下点功夫,如根据个人喜好,参加老年大学、合唱团、老年模特队等,以此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放眼天下 能“放眼”的时候就“放眼”,放眼之处皆风景。目力所及可见银河星汉、高山流水、云卷云舒,远比眼前风景好看得多。放眼看世界,才能看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境界,才会拥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和“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从容。

放怀倾诉 不要为心灵设置栅栏,遇到什么烦心事,千万别窝在心里,要主动寻求亲友的帮助,敞开心扉,接受劝解,这样才能拥有更积极、乐观的人生。

放心善忘 俗话说“遗忘是健身药。”每个人都生活在烦恼的世界里,或多或少地被烦恼包围着,有烦恼没关系,重要的是学会遗忘。只有忘却烦恼,我们才能轻装上阵,活得更洒脱。

    一个“放”字,千般哲理。运用得好,就会使复杂的生活回归简单,纷乱的思绪回归明晰,浮躁的心境回归淡然。                           《中国老年报》2013.05.13 徐晓宇

 
   
    关闭窗口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中国企业联合会信息工作部 技术支持 京ICP证 130277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