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详细报道

主  题:企业创新文化论坛
主持人:杨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
嘉宾: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安
    中铝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葛小雷
    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孟庆敏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顾建党
    珠海格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方祥建
    小米集团平台副总裁何勇
主持人:
    人生活在现在,创新这个主题是为了未来。首先非常欢迎在座各位嘉宾来到我们的会
场。同时,我们请到了非常重量级的台上的各位嘉宾,今天就我们的创新文化主题给大家分
享。
    首先由台上的嘉宾各自对自己在今天主题的创新文化方面做法、好的经验和大家做分
享。围绕着这个课题做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第三,各位嘉宾有问题可以举手示意,提给台
上的嘉宾,我们可以进行互动。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台上的嘉宾: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宏安
    中铝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葛小雷
    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孟庆敏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顾建党
    珠海格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方祥建
    小米集团研究中心秘书长崔立成
    下面请李总介绍一下陕鼓的做法。
李宏安:
    陕鼓集团目前是纯国有企业,二级、三级企业大部分已经实现了员工持股或者进行了一
定程度的改制,集团也面临着混改。
    陕鼓属于国家重大装备企业,也是国家的大国重器单位,陕鼓集团从2000年开始就进行
不断地转型,可以说我们是源于制造,超越制造。因为转型,入选国家第一期的大国重器18
个单位之一。陕鼓转型后,可以说连续15年利润在行业里面一直是第一,服务和运营板块在
集团三个大的板块里面,装备制造、服务和运营,占比达到2/3以上,陕鼓的转型是陕鼓在
这一轮发展过程当中取得了相对比较好的业绩,近几年都是两位数的增长,销售收入订货量
和里都是50%、60%连续的增长,今年上半年利润、销售收入订货都是在50%以上增长。
主持人:
    李总讲的时候我听到创新,不管怎么样做,最终是创新价值在什么地方呢?50%的增长
不得了。我认为一个企业营收增长超过GDP一倍就是不得了的,所以非常感谢。
孟庆敏:
    我是青岛国风药业的,我想加深一下印象。说到青岛大家觉得是美丽的海滨城市,但是
不陌生在7月24号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通过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意见,
都和青岛找到很多的兴奋点。其中一个方案就是青岛上合自贸区地方合作区青岛实施方案已
经通过了。通过了全面深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前面把青岛提到新的历史城市定位,二是因为国风是中药企业,从历史上来讲有一百多
年历史了,是北京同仁堂的同宗同源在青岛的达仁堂的分支,56年公私合营,从合营来讲到
今天已经63年了。
    国风在2002加入上海医药,也是上海医药上市的核心成员单位,这个单位以中成药为
主,包括产业链比较完整的从药品研发制作,包括药品商业,也包括了零售连锁为一体的企
业。
   今天的话题特别好——创新文化。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中药起源的企业,文化的传承和
创新同样重要,我对创新文化基本理解。企业文化本质就是创新,从企业文化理解三要素,
一是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再就是企业家的情怀,再就是企业管理方式。都在随着
时代的变迁发生了变化,上海国风在63年的进入国企之后,一直非常重视企业文化的传承和
创新。尤其近十年以来,企业的发展也是在文化推动下,医药行业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和市场
环境特别严峻的情况下,连续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近20%。创新推动——最终其实是引领企
业的发展。
    谢谢各位!
主持人:
    非常感谢,我有点孤陋寡闻,没想到历史很长,而且搞中药的公司。
    我们讲创新讲的是传承和创新到底怎样保持好的机制,待会儿请孟书记介绍。
顾建党:
    我来自菲尼克斯,菲尼克斯是最老的德国家族企业之一,大家都知道德国隐性冠军,向
来是做小事,把小产品做好,同时创新是真正的灵魂。如果我们想德国工业,德国的隐性冠
军创新驱动力应当是最有特色的。菲尼克斯是最正宗的德国家族企业。
    菲尼克斯产品是为工业服务的,大家在生活当中看不到的,但是在所有的传统制造业和
工业里面,只要有电器自动化的领域,都会有菲尼克斯或多或少的存在,它可能是最少,但
是不可或缺。
    菲尼克斯能够来到这个舞台上,也有一个最大的特色,中企联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也
许唯一的一家外资企业,说明菲尼克斯是百分之百中国人管理,百分之百中国管理团队,我
们叫最中国的德国企业。
    今天来到这个舞台,我们讨论创新的文化,菲尼克斯来到中国仅仅是26个年头,对中国
的德国企业在中国创新主要是有三个层面的思考和试点。
    既然是最中国的德国企业,就是要把德国创新的精髓和中国创新的精髓能够结合起来,
这一点菲尼克斯在德国企业在中国做本土创新应当是非常有特色的。我的做法是把德国人的
方脑袋,嵌入到中国人的圆脑袋里面这就是菲尼克斯创新文化第一个要素。
    第二个要素,创新一定不是简单以打工的心态,按照德国人的要求去做创新,必须是要
有企业家精神引领,在菲尼克斯中国公司天天讲企业家精神,讲担当,因为菲尼克斯是百分
之百中国人管理,我们强调不是打工心态,强调创新、创业心态,所以我们在行业里面叫最
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所以我们在这个行业里面,在企业家群体里面非常有名,
最穷的企业家,我们是打工的,仍然是具备企业家精神的。菲尼克斯在中国的本土创新是基
于此。
    第三,任何企业的创新都要和时代的脉搏能够紧密相连,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年或者未来
的五到十年,对工业界和制造业,如果没有敢于人先的创新驱动力,今天可能很成功,未来
会很危险。
    所以我认为,菲尼克斯过去5—10年的创新,包括现在坚定不移的创新两个出发点,一
定要思考产业融合和跨界创新的驱动力,比如说菲尼克斯在电动汽车领域。再就是工业和制
造业和数字化、智能化融合,也就是未来的工业一定是数字工业,菲尼克斯在工业4.0智能
制造的投入也使菲尼克斯的商业模式技术和战略,包括组织能力在过去不断创新,不断迭
代,不断自我超越。我认为,这三件事是菲尼克斯坚定不移推动创新三大核心要素。
主持人:
    顾总讲得非常有意思,但是从广告法的角度来讲,至少罚他50万,他用了五个最:最正
宗的德国企业、最中国的德国企业、最有企业家精神的职业经理人、最穷的企业家、最创新
的,这么多最,一个罚10万块钱,还好他不是做广告的,非常有条例,有德国说话的条例。
葛小雷:
    各位代表下午好!我是来自中铝财务公司的,我先把公司情况做一下介绍。
    中铝公司除了钢铁不生产,其他材料都生产的一个企业。各自为作为核心的主业是铝铜
铅锌和稀土,铝的产业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铝业公司,铜和稀土铅锌也是在亚洲可以排得上
号的企业,我们的企业是传统的行业,从矿山到冶炼再到加工,产业链比较长的行业,这是
整个公司的情况。
    关于创新和文化的看法。
    我们国家特别强调创新,我们国家目前的发展阶段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人均GDP到了
九千多美元,已经到了中高端收入。但是我们既保证高收入发展经济体到1.2万美元,我们
面临着很大的考验或者说面临很大的困难。过去30年的发展,一是靠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
环境,外靠模仿式学习。到了现在这个阶段,这些优势就逐渐丢掉,很多种产业都要转移出
去,没有成本优势。新的发展动力要靠创新。
    二战以后,一百多个国家,只有几个国家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大部分国家迈这个门槛的
时候倒下了。最有竞争优势的低端产业慢慢丧失优势给转移出去了,靠创新作为支持经济发
展的动力,又没有建立起来,比如说阿根廷、印尼,很多收入很高,但是后来迈这个槛的时
候退回去了。我们国家现在也在这个槛,创新是下一步步发展的动力,转换机制很重要的一
环,也是迈入发达经济体避开中等收入陷阱关键的一个步骤,这是对创新的认识。包括中铝
公司,中铝公司也是传统的产业,产量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是很大了,大学刚毕业的时
候,全国的产量70多万吨,现在已经干到3800万吨/年,占到全世界产量的60%以上。在这样
的情况下,我们还靠资源的投入,靠单纯规模的扩大,我们肯定是走不下去的,我们为了保
证在全世界的竞争力,我们必须走创新的路,这样才能保证集团的竞争力,这是我对创新的
认识。
    第二,创新文化战略。无论组织文化还是个人,文化是企业的顶层架构,它影响到行为
方式,影响到价值观,也影响到做事的原则。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面,有敢为天下先,也有有
利于创新的一面,也有强大支撑,人怕出名猪怕壮,文化对企业创新有很大的影响。今天的
论坛很好,一会儿谈一下我具体的看法。
主持人:
    我在下面和葛总也说过,我看葛总特能说,希望要控制时间。
方祥建:
    各位代表:大家好!一提到格力大家会想到一个人就是董明珠董事长,我是董总的助
理,分管企业管理和质量采购工作,企业文化创新也是我在格力分管工作板块。企业文化的
创新,从企业的广告词里面文化,每个时代都是不一样的,我们一直贯穿着,最早的是好空
调格力造,二是格力掌握核心技术,代言人换成了董总自己,再就是让天空更蓝,最新的广
告词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四代广告词体现格力对质量的技术以及核心技术掌控的技术以及技
术环保,中国人一定要让全世界尊重,董总说做受世界尊重的企业情怀。在要素背后的特点
是什么呢?第一点是以消费者需求为标准的创新,我们的创新、我们的企业生产产品、设计
产品,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要设立门槛,以邀请赛需求为创新,消费者需要什么呢?企业就
应该创新什么。不是一个人创新、两个人创新,而是全员工创新。第三,也是格力非常一点
就是自主创新,企业的研发技术、观点创新也会照搬,有的地方也会模仿人家,格力电气是
叫领先的战略和自主权战略,消费者需要什么,你就去创新,自主设计、自己生产,格力都
是自己生产,都是自己造出来的,一整套的技术。我听了总书记称赞格力电器,落实党中央
自主创新决策部署方面真学真用。
主持人:
    非常感谢!一听格力电器在我脑子里浮现出来的东西好像不是创新,而是炸弹,经常弄
创新不得了的东西。
崔立成:
    大家,我是来自小米集团崔立成。
    两句话介绍一下公司的情况,小米的产品大家用过我相信不止一件,手机、电脑到消费
电子类产品甚至生活类的产品。我们其实是一家手机智能硬件和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为核心
的一家公司。小米创建之初也是希望要做出高品质、高颜值、高性价比的产品,也是回应国
际队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刻板印象。所以,在我们公司,经常外部贴上一个标签叫颠覆
者,我们更觉得自己是一个创新者和融合者。创新体现在什么方面呢?我想从我们的企业愿
景出发阐述这个话题。
    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产品,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使每个人不分肤
色、不分国籍、不分收入,我们的产品要求具有“三高”的特点。
    如何做到的呢?第一,从行业的角度。我们是坚持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共同创新的
理念。不仅要投入科技研发,还要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能够让用户享受到最高性价比,最
高品质的产品。第二,在用户文化角度,大家都知道,小米有米粉文化,事实上我们就是充
分理顺了用户和企业沟通的机制、理念和文化,我们全员与用户沟通,希望做用户最酷的公
司,不仅是国内的用户,还包括整个国际的用户。我们依靠企业愿景来推动具体业务发展和
创新,包括联合行业创业公司,我们共同组建智能生态,打造生态系统。其实就是用赋能的
角度,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所以我们希望从这些具体的做法上、战略角
度、文化角度推动整个创新在公司每一个员工、每一个用户中渗透和培育,最终实现企业的
愿景,让大家用上最好的产品。
主持人:
    第一轮各位领导从公司的角度、行业的角度和自己理念的角度和大家做了分享。
    因为创新有很多种种类,创新分很多的层次,李总说了一句话,陕鼓由原来源于制造到
超越制造,到底制造还是不制造呢?我想这里面有很多非常微妙的东西。比方说我非要把创
新做一个档次分类的话,三流企业创的是产品,二流企业创的是服务,一流企业创的是技
术,超一流创的是标准。所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创新,我理解李总讲得超越制造、超越产
品,突破原来的传统制造、工业的角度怎么样做的呢?
李宏安:
    陕鼓作为大型装备制造行业的企业,我们已经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我对创新理解,可
能和各位出发点不完全一样。我是从企业50多年发展的历史长河来讲的。
    从我的角度和企业理事长河岸来源讲,一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首先是核心价值观不
变,就像共产主义不变一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体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具体的内容要与
时俱进,要不断地创新。
    再就是战略创新,战略不能轻易的变,为什么我刚才解释我是站在整个企业从建厂到现
在,站在这个发展长河的角度来看也要进行战略的创新。因为战略具有阶段性。比如说上一
轮是快速发展,讲的数量,这一轮讲究的是高质量的发展。因此面对这一轮新时代、新常
态、高质量的发展,我们也是适时对战略目标进行条。
    第三,面对着不同的阶段战略的变化,构建核心竞争能力规划也是相应的变化。
    装备制造业转型是比较早从传统的生产型制造向现代的服务型制造转变,这个转变我们
是两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从传统,为用户提供单一产品的制造商向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系统
解决方案商和系统服务商的转变,也就是说我过去是单一产品单一设备,现在是系统解决方
案和系统服务,这是第一个转变。
    第二个转变,从原来的产品经营向现在的客户经营,品牌经营和资本运作转变。这个转
变我们简单叫做源于制造、超越制造,我们不是不要,还要进一步固化、强化核心能力,在
固化的基础之上,我们超越,我们向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转变,从2001年上一轮当时是
高速度的发展,一直到这一轮我们持续进行转型,我们把我们所有的业务分了三个板块。第
一个板块叫做装备制造,第二个板块叫做工业服务,第三个板块叫做能源基础设施运营,我
们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服务和运营占总订货量大致在2/3甚至还要高。
    经过转型,比如说今年上半年,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利润等等已经和德国和美国的竞争
对手基本上是处于相当或者说接近的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国行业里面,我们利润占行业利润
的65比以上,我们的现金流也非常好,金融类资产达到了总资产的69%。
主持人:
    我刚才听了李总说得话,叠加式创新,原来是再创造,这种创新不构成企业创新连续性
的东西,我想问您的是,不管是从行业和意识来讲,什么样是不能创新的?
孟庆敏:
    中医药大家知道已经到了国家战略,非常重视中药行业。其实在中医药的产业发展中非
常重要的中药完全传承的创新,这也是相辅相成的。国风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上,我们是这么
理解的。
    比如说我们比较重视文化顶层设计和创新,国风是从2002年,我们正在做工业园的搬
迁,就有了第一版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的高层领导希望用这样企业文化的理念和体系引领
着所有的国风员工二次创业,在09年的时候,我们对企业文化进行重塑。之后每三年都有一
个文化体系的反思和评估。在反思和评估里面,哪些内容是不能变的,哪些内容要变的。比
如说企业想清楚战略方向和愿景以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内涵是不变的,但是企业是在社
会中和时代中发展的企业,随着变迁和发展,怎么样把原来企业的烙印与企业有时代的特色
和追求,就是蕴含于企业的核心理念当中。所以在每三年的文化重塑和修订过程当中,我们
都会对核心理念里边,包括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修正补充和完善,对一些要素更好能够
贴近时代的价值和时代的取向。
    国风一直比较重视用创新文化推动企业的组织变革和机制创新。一个老的国有企业,国
有企业深化有非常好的特质,也有企业自身不可逾越文化,问题怎么样靠文化改变呢?主持
人在华为基本宪法的起草者。任先生说过一句话企业的战略方向是否正确,关键是看组织能
力,这个话我非常感同身受。老国有企业绕过去就是企业组织架构、组织机制和机制创新的
问题。这一关过不了,企业很难持续快速的跟进市场。对于老的国有企业进入到市场化进
程,作为一家H股上海药业上市公司核心企业,我们同样在这个问题上绕不过去,
    我们有几个维度的做法,创新体现的是营销环境,在营销中十年来青岛国风营销变革始
终没有停下脚步,但是创新是变革最成功还是近三年。因为以往的变革都是围绕着管控模
式,围绕着市场,围绕组织架构变革的。这一轮变革真正按照华为提出来的,让战线指挥炮
火,我们做了分公司市场模拟制,真正把我们的营销人员生产力进一步释放,这个变革带来
最好的绩效就是,三年的战略目标用了两年时间完成,而且在2018年虽然企业总量发展在上
海药业不是最大的,但是我们的经济考核数据在整个上药拿到唯一的金奖,整个班子获得唯
一的金奖,在上药1600亿体量里面,对整个团队是非常大的激励,这也是营销变革的创新带
来的。
    企业组织里面如何使多种架构能够更好的轻装上阵扁平化,国风一直推崇一种燕子式团
队文化,中高层人才的领燕计划、青年后备人才的海燕计划以及刚刚加盟到公司的两三年的
小菜鸟优秀的人才雏燕计划,滚动推进,让所有的每一个国风人在这样平台上实现个人的价
值创造。企业在机制创新上不断探索和常识,我们有内部的项目制,还有导师制、竞赛制等
等,这样的机制让每一个员工在企业管理平台上释放自己的价值,赢得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
的共勉。
    第三,文化创新更多还是和企业品牌有效融合,中医药大家觉得地位特别高,几十年的
变化,都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推进很多实施方案,包括中医药纳入到2030健康中
国的实施纲要。中药小药方,中药如何在回复人的体质,在未病上做贡献。对中医药理念的
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过程当中,不管和普通的社区居民打交道,老百姓对真正的中医
药治未病不是很清楚,我们在2016年时建立了中医药园,中医药园企业有上市公司,花了一
千多万元建了中医药园——炎黄易园区,每天都向市民和公众开放,老百姓进入到这个园
区,了解中医药的传承,了解他的历史,中小学生和孩子们已经成为研学基地。这样的文化
认知实际上最终到了产品上、品牌传播上、企业文化传播上,才让人有一个多维立体的印
象。所以,这也是企业的社会担当。怎么样传承和创新呢?比如说在中医药研究上的创新,
在营销模式上的创新,但是按照按传统中医药和现代智能制造的创新,但是按照中医药的传
承,包括方剂和精益制造核心理念,包括医药园专业还是要遵从企业不断地传承创新有机结
合的理念。
主持人:
    我也听出来问题的答案。什么变、什么不变呢?三句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许变,
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不能变,变: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围绕着时代和客户变,这些都是往
前推进的,追求的是一辈子信仰和信念是不会变的。
    这么多年有德国的传统用到中国来,哪些地方觉得真是不好创新呢?创新还不足呢?
顾建党:
    杨教授给我出难题,创新在新的挑战面前有新的办法。毫无疑问菲尼克斯是正宗的德国
隐性冠军,到了中国之后,要创新要突破,毫无疑问,仅仅靠德国方脑袋当然是不行的。
    创新究竟是什么呢?在过去5—10年的时间里面,通常意义上讲,创新首先是产品、技
术和解决方案的创新。如果仅仅是产品、技术本身,对今天这样的大变局时代是远远不够。
五年前开玩笑,我在办公室里面苦思冥想,雷军他老想颠覆制造业,如果我们不变,就被雷
军搞没了。
    第二,技术创新一定要和战略商业模式、理念创新结合起来,如果没有这一点毫无疑
问,仅仅按传统意义上传统工业所谓的组织能力或者说战略的架构是远远不够。
    第三,在所谓候鸟时代,人是最根本的要素,组织的形态也要发生根本的改变。孟书记
讲到组织能力是企业在大的变局里面能够活下去最最根本的驱动力。菲尼克斯主要是从这三
个层面做了很多的尝试、探索。
    过去的5—10年,第一就是要从初期把德国创新的产品带到中国,卖给中国客户,这是
菲尼克斯所有外企中国所谓创新的第一阶段,菲尼克斯在15年前就强调,要在中国建研发中
心,一定要植根于中国的需求,也就是要以中国行业、产业、客户为导向的本土产品技术和
解决方案的突破和创新。今天我们在谈电动汽车即将进入我们的家庭,但是菲尼克斯在德国
工业企业,德国是工业界和汽车界两个井水不犯河水两个产业,中国朋友可能不一定知道,
在德国工业界里面是不允许进入汽车产业的,进入汽车产业就是违规,因为他认为这两个行
业是完全不一样。但是在中国这个大的趋势里面,菲尼克斯作了一件事,因为中国做了一件
事情,十年前我决定进入电动汽车领域,德国坚决不同意,未来电动汽车不是传统意义上汽
车,他是新能源产业,他是智能产业,它是储能产业,它几乎是所有未来跨界行业融合一个
最大的表征,就是电动汽车行业。
    为什么?我来自于电力系统,所以我说,电动汽车是基础设施行业,首先要进入基础设
施,然后再进入汽车行业。菲尼克斯十年前开始进入,两年之后德国开始进入,今天菲尼克
斯已经是电动汽车领域里面做电动汽车充电箱和充电插座最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案提供商,不
管是宝马、大众在中国高端的汽车领域,都用的是菲尼克斯产品。但是,就像八天前董小姐
在南京讲话,他用35分钟介绍格力电器,我最后说了一句话,我在所有的公共场合从来不卖
菲尼克斯的东西,但是我现在发现必须要讲一讲菲尼克斯的产品,为什么呢?今后你们要买
菲尼克斯,找不到充电箱是菲尼克斯,如果汽车里面用的不是菲尼克斯,我可以告诉你,你
要问一问安全吗、可靠吗、担心不担心?请永远记住只买菲尼克斯的,我和董小姐学的,他
说只买格力,你只买有菲尼克斯充电箱服务的电动汽车才是最可靠、最安全、最放心的选
择。
    过去讲战略和战略商业模式的创新,过去德国隐性冠军和工业公司制造业公司向来都是
单打独斗的,分工明确,但是智能制造、工业4.0和数字工业方案的大潮领域每一个企业是
可以提供整套的解决方案,这个时候菲尼克斯在中国本身永远做配角,过去的五年菲尼克斯
是工业公司里面坚定不移谈战略合作联盟和生态的公司,菲尼克斯不是从智能教育的生态还
是推动智能制造第三方的专业服务公司的生态,还是我们提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生态,还
是我们提供智能制造内外部的软件、硬件解决方案的本土合作伙伴计划,菲尼克斯打造了可
以说为智能制造数字工业打造了全方位的菲尼克斯解决方案,但是又不是菲尼克斯的生态,
所以这叫生态占。
    未来所有的传统的制造业组织必须要转型,必须从职能的形态向平台性组织转型,如果
说数字工业玩家,如果不能走向平台赋能性的组织,未来很有可能被雷军这样所谓传统意义
上的互联网公司给淘汰了。
主持人:
    我看不出德国的方脑袋,还是中国的圆脑袋,他是思考很多结合和突破,祝愿部件党能
实现建党大业。
    中铝我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大象,大得一塌糊涂,到哪儿一动别人没地待了,有的时候中
铝跳一些好像看不清道不明的舞步,我想再听一听中铝在创新点上细节的东西。
葛小雷:
    中铝就像杨老师所说是一个很庞大的企业集团,就像白银公司所说的有过辉煌,也有过
坎坷。好的时候500、600的销售收入,300、400亿的利税,最困难的时候一年亏到180、190
亿,08年金融危机以后。党委书记是2014年到我们那儿,对中铝这几年走过的艰难困境有一
个很形象的说法。2016年我们叫连滚带爬,2017年叫拳打脚踢,到处是压力和漏洞,2017年
实现盈亏平衡。2018年是爬坡过坎有了几十亿的利润,今年叫励精图治,更往上走了一步,
这几年走过来不容易。应该说有多种因素,加强党的建设,也有精益管理,但是创新是很重
要的因素。
    资本控股公司也是中铝公司创新的产物,以前我们是搞制造业的,没有到金融行业和资
本行业,这几年也不是到金融抢人家的饭碗,我们围绕着产业做金融,做产融结合。通过资
本控股的平台和窗口,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则,赋能企业、赋能产业的
发展。资本控股平台创立本身也是作为中铝公司的创新。
    作为我们这几年在创新上的做法我给各位简单汇报一下。
    第一,中铝资本形成了好的支持创新、尊重创新良好的文化氛围。我们也是鼓励全员创
新,通过各种形式,通过创新论坛,发展研讨会,合理化建议,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创新。我
们也有一定的机制,每年绩效考核指标要求各个部门各个子公司要有创新的指标。每年要开
展新的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在人才培养上也有新的创新的点,形成良好激励创新的文化氛
围,这样的话我们结合我们行业特点,有色行业结合资本的特点,明确了我们的使命,也就
是融通资源,助力有色、添彩美好生活。铁是黑色的,其他颜色都有的,黄的、白的等都
有。我们的愿景就是做有色行业的产融结合典范,这是我们整个的范围。
    第二,从创新的管理上来说。在创新的管理上一是围绕着战略实施,围绕着整个集团的
战略来创新的,我们在推广铝的铝的应用铜的应用有所创新,比如说一个车用挂车,可以用
轻了,可以降低运营成本,铝有很好的属性,回收率非常高,在全生命周期内,铝的应用是
核算和德。铝比钢贵,一次性投入比较大,围绕着战略,比如说我们现在在东单铝制的天
桥,铝挂车和模板,一次性投资比较高,人家买的时候比较麻烦。我们就经过我们金融租赁
和保理提供金融的手段,围绕着集团战略实施,我们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创新。满足客户需求
是企业存在的价值,也是盈利点,只有为别人提供好的服务,才有利润。我们是内陆企业,
这方面就围绕着客户需求。
    我们也有财务公司,有资金池、票据池,有很多的创新点,就是围绕着提高二级公司资
金管理效益来建立的。
    创新是我们问题导向,发展过程当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实际上解决的问题
就是创新,在创新管理上,创新的规范,创新的制度,要有一套创新的制度和文化物质支持
的范围在创新管理上。
    在社会服务上也有所创新,我们和北京一所农民工小学我们结对子,给他提供了电脑、
书籍,派了专业人员讲课和组织活动。我们在云南给香格里拉下面一个镇小学长期结对子,
隔半年要派几个人把新的信息带过去,把最新的东西给小学讲。支持个人结对子,创新是多
方面的。
主持人:
    我以为中铝财务公司不挖铝矿挖金框,我听完了之后感觉不是,我们用金融的手段,把
铝业的特征助力,正好是两个产业结合。创新是什么呢?实际上人脑子的创新,如何从头脑
中挖出新的大的矿、大金矿,而不是非要在原来的地方,创造新的矿山。再就是铝业循环的
经济,再就是通过回收技术回来解决环境的问题,有很多技术的创新。
    格力在创新上,好像在我的印象中是非常非常可以的,尤其是在比较传统家电行业,做
出中国的创新和引导,格力应该是榜样。
方祥建:
    诸位讲了很多的创新,行业不同、企业也不同,板块也是不同,处理方法很多种,创新
无所不在。但是怎么样评价创新的好坏?我想结合格力的实战。因为创新应该是有实效的,
我想谈几点具体的实践。
    第一点体会,创新一定是需要有实效的,对上市公司来说实效就是经营业绩、营收利
润、纳税、发明专利、质量水平等等。以格力来说,2012是年一个大的转折点,2012年到
2018年7年的时间,营业总收入是过去21年的2.5倍,净利润是5.6倍,税收是4.1倍,发明专
利数申请专利授权量18年是排第六的,2017年排第7,家电行业排第一。如果用创新的方
法,结果不行,说明要提高方法的有效性。
    为什么结果这么好呢?原因是什么呢?和国家的战略一定要吻合,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
召开,在党中央国务院总书记对经济发展提出了要求,一是高质量发展,二是三个转变,制
造向创造转变,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产品向品牌转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造出高质量
水平的,让国外的人到中国买。我是董总的助理,我深刻感觉到总书记的要求转化为格力的
要求,2016年电饭煲和国外PK,现在是美国人、日本人到中国来买电饭煲,我们企业和中央
的指导结合。
    产业的发展,光做空调是不行的,空调连续四年全世界第一,全世界占比超过1/5。到
现在七年的时间,产业范围包括洗衣机、电饭煲、有自己的芯片和大数据等等。产业范围延
伸到其他的地方,不管做什么产品,让产品质量最好,直到报废为止,希望它不维修。
    创新要融入到企业工作环境当中,销售的创新就是根据市场需要创新,97年一个省互相
打架成立了区域销售公司,线上线下技术也在融合。还包括管理,管理都是学国外的,我们
工作十几年的研究生成为国务院特殊顶级的专家,技术也是我们自己研发的,自己设计、自
己生产。各个讲得四个方面,从效果里面和经营数据,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结合,一定要
体现专注,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做得最好,格力绝对不搞房地产,再就是把产品融到设计生产
采购和管理各个环节。
主持人:
    谈到了创新和不同的类型,有全员创新等,我感觉到领导和技术层面或者说围绕着客户
都在创新,为什么每个人都要琢磨创新的事呢?
    米粉本来就有需求,你哪来的创新呢?
崔立成:
    感谢,这个问题特别好。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也先呼应一下。我们公司本质上是有
实体经济的互联网公司,我们都是业界同仁,所以我们也是对实体经济心怀敬畏,在此邀请
你们在内的专家领导、企业界同仁有机会欢迎来到虾米,我们有近距离的接触,我们有丰富
的业态,我们和各位每个企业发生化学反应,连接起来。
    前段时间国际上发布了世界知识产权发布全球创新指数,中国是保持连续上升趋势,排
在第14位,足以说明中国在创新力在全球的话语权与领导力。小米是只有九年历史的非常年
轻的一家公司,2018年营收是1479亿,同比增长53%,我们进入世界500强最年轻的一家公
司。除此之外,业务发展速度反映了时代的大机遇以及中国民营企业经济的大动力,没有这
两点,不可能有这样的速度和中国创新的效率。
    我们也可能是第一家舞台上获得全球企业文化创新最年轻的公司或者是唯一的互联网公
司,所以也在此借这个机会向中企联的领导和业界专家和行业同仁表示感谢,感谢尹会长对
我们的支持和肯定。
    提到创新,我想信和大家小米三句话,一是高端产品大众化,大众产品品质化。这是小
米围绕着企业愿景在做业务和产品落地的过程当中一直执着坚持和贯彻一句话,不止自己要
做出好产品,我们还希望带动更多的产业、行业的合作者一起来做,我们推出了计划,我们
把工业设计品牌渠道这些经验和能力都分享出来,它就是传统的生产资料共享发生的变化,
我的是我用,我的你也可以用,我们用这种方式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们也践行中央提倡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我们把
这些能力基于小米互联网业务的能力,把它也拿出来和更多实体经济硬件企业合作,你可以
不用琐碎技术的后台,我们可以给你提供后台和中台的能力。
    所以,在推动高端产品大众化、大众产品品质化的过程当中,创新的做法,比如说我们
提倡说投资控股,帮忙不添乱,都是整个产业公生共融具体的做法。
    创新决定我们能走多高,品质决定我们能走多远。小米在这样的丰富业态的情况下,我
们的品类非常多,怎样保证品质持久性呢?比如说设立了公司级的质量委员会,通过科学系
统高端严要求确保以小米、红米甚至是米家品牌为代表的所有产品的品质,如果第一款产品
出现问题,就是小米整个的质量问题,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做质量。
    我们在人才战略创新上,也在做探索,成立公司的组织部,敢于提拔和任用年轻干部,
小米是只有平均年龄28岁的一家公司,所以我们在干部任用上大量起用年轻人才,积极引入
国际人才,我们确实需要在每个国家有本地化的人才,吸引国际的研发人才进入到国内共同
做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和迭代。
    在创新的理念下,说起来很容易,对于企业来讲,我们需要做实实在在,用我们具体的
战略、方法指导业务的发展。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包括您提到的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满足群众,发动群众,其实也是群众路线。这些方法都适用,实际上在用的时
候,这能发挥很大的创新力。
主持人:
    非常感谢!
    第一轮大家都有所控制,第二轮我控制不了你们了。
    九年成为世界500强,有很多很多的原因,肯定是进入很好的时代,新时代,主行带对
了,大市场是对的,没有这个不可能突然这样最年轻的公司,非常感谢!
    下面转入到第三段,有请在座的各位到场的嘉宾,如果有哪位有问题的话,请举手示
意。
提问:
    大家好,九三大阅兵的时候生产挂着国旗和军旗飞机和两边护卫的飞机率先飞过天安门
广场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这两款直升机就是我们生产的。我有一个问题,孟书记您对整个
创新文化传承和创新这块讲得非常好!对我很有启发。我自己感觉有四个千:千年中医、千
载难逢、千方百计创新文化的引领下在前进。我想问两个问题,您作为党委书记是班子的领
头人,和中层干部如何引领创新文化,千方百计推进企业的前行。
    第二个问题,中医药现在面临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家对中医药行业有着参差不齐的认
识,中医药文化特别是中医药的全面性、标本兼治,不光是治未病和预防为主的哲学,用创
新文化的语言传播。
孟庆敏:
    创新一定是高层倡导和推动。
    国风如何引领中层干部一起形成创新的组织氛围呢?我们有一个平台,可能很多书记们
都知道,每个国旗都有党委中心组的研讨理论学习,国风党委学习组某种程度很多职能,就
像在董事会前期头脑风暴的作用。除了日常理论中心组学习之外,规定动作大家都是一样
的,但是我们还有一个职能就是头脑风暴,什么头脑风暴呢?企业在推进组织变革过程当
中,一定要形成公司上上下下的氛围,尤其是中高层,中层以上干部的氛围。比如说营销变
革、研发变革、制造变革等等,这些变革在国风十几年从来没有停止过。每一轮变革有一套
完整的变革方案,这套变革方案在推行过程当中能否得到上下的呼应,我觉得这是一个问
号。所以我们都会利用党委中心组每年有两到三次大研讨。在营销变革中,我们会把相关营
销体系相关所有的干部一起封闭起立,我们叫破冰行动,大家共同来想,变与不变,变和折
腾是怎么一回事?这其中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比如说我们在推进这
一轮变革过程当中,其实就是所有营销人的利益在调整。所有营销团队,中药企业基本上人
员比较稳定的企业,流动率不大。但是,大家比较习惯几年走下来的舒适区,这轮变革牵扯
到员工利益的时候,尤其是骨干利益的时候,我们都拿出来做研讨。我们在公司内部推出首
创精神,研讨完了,为什么理念变革、机制变革和行为变革之后,我们推出首创精神,要在
行业里面领航,  在企业里面领先,在岗位上创新,这样的理念研讨形成上下共识。
    达到共识以后,把我们形成整个团队一致性之后,再推动变革的时候,就顺利得多,就
比很多方案在高层拍拍脑袋形成一套方案,在推进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路径的偏移,我觉
得理念领先很重要,包括让每个中层干部融入到变革中来,让他成为变革的主体,使每一个
人都能拥抱变化和变革,我想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中医药是古老的,但是吃中药的人是现代的,保
健康的人是现代的。所以,中医药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我觉得我们有这样的责任,不光是围
绕着企业的产品,围绕着把产品送到老百姓手上,还是我刚才讲到更多的传播中医药的文化
和历史,这个是很重要的。
    我们的园区很多用雕塑用地标,把老百姓每天接触的东西,药食同源做成地标,进入园
区的人马上能领悟到中医药的神奇并不是虚无缥渺的,关乎到每一个员工,长期实行中医药
健康神州行,每年创作很多和产品和中医药文化以及古代《汤头歌》走到大街小巷和协会联
动,夏天纳凉,夏天最热的时候进行传播,让普通老百姓很清晰很简单了解中医药,并不是
那么玄奥的,而是大家都可以学习和了解,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的科学。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院:
    我们院主要是从事高性能纤维战略性新型材料的研究开发与设计。
    我想请教菲尼克斯的顾总,顾总在介绍创新的时候讲了一句话,讲得比较快,数字型的
公司未来可以向平台赋能性组织转变,我也知道平台发展是新型的发展模式,我想请教顾总
给解释一下。
顾建党:
    最简单的方式回答你的问题,我虽然是学技术的、做营销的,但是学得MBA选择的专业
就是人力资源,因为组织能力毫无疑问是企业转型创新的根本驱动力或者说支撑的力量。过
去组织发展或者未来组织形态,我认为应该有四个阶段四种形态,一是通常所讲的职能型
的,职能形态的逻辑就是我做得最好我最牛,这叫职能形态。二是客户逻辑。客户导向,不
管客户的需求对还是错,让你满意,让你花钱就OK了。三是平台逻辑,让我服务的客户更成
功,这是我最最根本的驱动力量。四是生态逻辑。和企业相关的形成组织能力新生态,任何
未来的数字化工艺企业逻辑应当是这四种逻辑的叠加。
提问:
    我去过陕鼓,我们公司也用了你们公司很多的技术。你们相当于是传统型的企业,有这
么长的历史。在创新的氛围方面以及创新制度、创新的激励制度方面有一些具体的经验可以
介绍一下吗?
李宏安:
    感谢!陕鼓在创新的氛围、创新的制度等等方面,我们是在文化建设方面,我们以客户
为中心的六大文化体系,其中有一个叫创新问题。每一层级的干部都有风险承包,现在叫战
略目标责任制承包书,一层一层对创新都有相应KPI方面的要求。
    每一年有预算,全面预算两千万,一千万是内部的创新,所有员工都可以申请一千万创
新成果,另外一千万是给社会上,我们今年在中国机械企协管理协会搞了全球众筹,我们是
一百万冠名。
    再就是定期内部搞创新博览会,您去过我们的公司,像装配车间以员工名字命名的一些
工作岗位、机床台以他名字命名的或者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标准、规范等,包括物质的奖励、
荣誉的奖励,每一年创新方面的成果都是两位数的,百分之十几、百分之二十几以上数量的
增长。
主持人:
    我听出来这是非常具体的体系,我下面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交流。
    各位在自己的工作当中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围绕着今天创新文化的主题,各位做了很
好的分享,六位嘉宾用一句归纳一下您今天对这个主题的想法。
李宏安:
    创新是企业不竭的动力。
孟庆敏:
    我深信唯有创新文化能让企业基业常青,走得更远。
顾建党:
    最是创新文化之魂。
葛小雷:
    既要注重创新实践的探索,又要注重理论的提升。
方祥建:
    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让生活更美好,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崔立成:
    创新能够决定飞得多高,品质决定我们走得多远。
主持人:
    前几天我参加了中企联组织90多企业的二等奖以及主题时,我做了一个统计,93家里面
有7家把创新文化当成题目是最多的一个,这也是今天论坛各位都在这个层面,不是像过去
的模仿、学习,我们要创新,我们要理想,比过去难得多,进入无人区,创新也不是企业随
随便便可以做的事情,风险很大,今天各位分享了非常好的经验,非常感谢!
    我觉得企业做创新,实际上是设计一种企业创新框架和体系,而不是从一个点上做,最
简单的,我们给创新什么呢?我们为了谁创新呢?我们依靠谁创新呢?我们如何创新呢?这
些都是在管理层面应该思考的,这和技术人员、科学院所不一样,在科学院和技术人员讲的
是创新就是目的,而企业的创新只是它的手段。各位刚才讲得也有这种体会。我们到底怎么
样创新呢?我觉得可能有一个核心,最后送大家四句话,围绕着客户的创新应该是底层的基
础,围绕着规则的创新应该是上层建筑,围绕着技术装备的创新是提前布局,围绕着价值和
效果的创新是活在现在。非常感谢大家参与今天的创新文化论坛,感谢台上六位嘉宾。谢谢
各位!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主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05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