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企业最佳实践讲坛详细报道

主  题:2019年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中国企业家年会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实践讲坛——中国
广核集团40年管理经验分享交流会
时  间:2019年6月21日晚上
地  点:富丽华大酒店一层春华厅
主持人:尹援平(中国企联驻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理事长)

主持人: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今天晚上,我们与中国广核集团共同举办“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实践讲坛——中广核40
年管理经验分享交流会”。
    我是中国企业联合会驻会副会长尹援平,今天晚上的会议由我主持。
    在此,我代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代表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对大
家的光临表示感谢和热烈欢迎!同时,对《从裂变到嬗变——中广核的卓越成长》一书的正
式发行表示热烈的祝贺!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到会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中国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
    中国企联驻会副会长黄海嵩;
    中电联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
    重庆市原副市长、重庆市企联会长余远牧;
    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浙江省企联会长张蔚文;
    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贵州省企联会长武鸿麟;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张国有;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
    徐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民;
    中广核集团副总经理谭建生;
    北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新;
    中国企联常务副理事长于吉、史向辉;
    中国企联副理事长李建明、刘鹏、于武、柏东海;
    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曹明新。
    出席今天晚上的会议还有来自全国各地企业界的代表和各地方企联的代表,还有媒体朋
友,再次让我代表中国企联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热烈的欢迎!
    同志们,举办“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实践讲坛”,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我国优秀企业的发
展成就,更好地分享他们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共同探讨如何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携手促进我国企业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不断创新,持续提升。
中广核作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领域的最高奖——“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的获奖企业,他们
为我国核电及清洁能源的创新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管理体
系,得到了国家领导,专家学者,企业界的一致好评。
   从2018年开始,由中国企联和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牵头,深入中广核调研,系统总
结和提炼中广核40年发展的成果与经验,并编写成《从裂变到嬗变——中广核的卓越成长》
一书。今天,借此书出版发行之际,我们召开这场经验交流会。主要目的是,分享中广核的
管理经验,进行互动交流,助力我国企业探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今天晚上的讲坛分为六个环节,一是播放中广核的宣传片;二是领导致辞;三是新书发
布仪式;四是分享广核的故事;五是互动交流环节;六是专家点评。接下来进入第一个环
节,请大家观看中广核的宣传片。

    首先,请播放中广核宣传片。

    (播放宣传片) 


    刚才的宣传片展示了中广核的企业风采。中广核历经40年艰苦创业与自主创新,从大亚
湾起步,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
的成长之路。

    接下来,请中国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同志致辞。大家欢迎!

朱宏任:
    尊敬的各位嘉宾,企业家朋友,大家晚上好!
    很高兴出席今天晚上在这里举办的“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实践讲坛——中国广核集团40
年管理经验分享交流会”。在此,我代表中国企联对各位来宾表示感谢和欢迎!对中国广核
集团的新书《从裂变到嬗变——中广核的卓越成长》的正式出版发行表示衷心的祝贺!
    “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是以刚刚逝世的袁宝华同志名字命名的中国企业管理实践领域
的最高奖项。袁宝华同志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长期担任国家工业主管部门和国民经济
综合部门的主要领导,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的创
始人,更是我国经济界和企业界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他不仅在企业管理理论方面有着很深厚
的造诣,而且为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提出来的“以我为主,
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十六字方针,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界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
企业管理经验,建立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科学体系的指导方针。
    举办“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实践讲坛”,既是为了贯彻袁宝华同志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
针,更是为了深入做好“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获奖者企业的延伸服务,通过“现场说
法”的形式,传播推广中国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中国企业在管理思想、管理方
法等方面的深入交流,着力促进企业管理创新,不断提升管理创新水平。
    贺禹同志是由中国企联和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在2018年授予的第十届“袁宝华企业
管理金奖”的获奖者企业者,贺禹同志以及他所代表的中广核就是我国核电和清洁能源发展
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代表,在40年创业发展中,中广核沿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
新”的发展路线,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融合创新与自主发展的成功道路之路。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广核是为数不多的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时起步的国有企
业,更为与众不同的是她在初创时的起点就很高。按照当时中央的决策部署,从国外全套引
进国外先进核电技术与管理,建设运营享誉海内外的大型工程项目--大亚湾核电站。自此以
后,中广核以“零资本裂变”的投资方式,通过“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和自主运
营”,成功建设运营了一座又一座核电站,刚才我们在宣传片中看到,有6个基地,现在已
经在建或者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完成了从单一核电产业到全产业链核电与非核
产业的战略布局,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
力的一流清洁能源集团。其中,由中广核与中核集团共同创新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
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将我国核电发展水平提升到崭新的高度,代表“中国创造”走向世
界,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成为令国人自豪的大国重器和与高铁齐名的“国家名片”。
    那么,中广核是如何取得如此辉煌成就?是什么支撑着中广核40年来始终勇立改革潮
头,不断创新求变,逐渐嬗变为技术一流、管理一流、安全质量一流、国际竞争力一流的能
源集团?这其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营智慧与管理方法?以及中广核人如何战天斗地为国家
做出一个又一个杰出贡献的呢?带着这些问题,我曾有幸几次走进中广核近距离观察、了解
这家有着崇高追求和卓越品质的能源企业,每一次的考察都不只为其在核电和新能源领域创
造出的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而感到深深的震撼,更为中广核以及中广核人在战略引领、安全
运营管理、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积累形成的可持续综合发展能力,
感到由衷的钦佩。我讲到,中广核的经验不止是中广核自己前进过程中的一个积累,而要成
为中国企业、中国产业迈向世界高端的重要的基石和里程碑。在中广核新书基本完稿之后,
我有幸为提前拿到了这本书,而且应邀为这本书写序,将我的感悟和理解发于笔端,以抒发
我对这家优秀企业认识和赞赏。
    今天晚上,借着中广核新书首发之际,我们和中广核共同组织这场交流会,意在通过中
广核管理层呈现给我们的鲜活案例,与大家分享中广核的管理精髓。也希望到会的企业、学
术界老师和广大的企业家朋友们,能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宏任会长的精彩致辞!


    下面进行第三个环节,举行《从裂变到嬗变-中广核的卓越成长》新书发布仪式。
    首先,有请参与今晚发布仪式五位嘉宾上台,他们是:
    中国企联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
    中国企联驻会副会长黄海嵩;
    重庆市原副市长、重庆市企联会长余远牧;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
    中广核副总经理谭建生。

    让我们共同进入《从裂变到嬗变——中广核的卓越成长》新书发布环节。
    谢谢五位领导。

    《从裂变到嬗变——中广核的卓越成长》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全面系统地
总结提炼了中国广核集团40年经营管理之道,深入阐释了广核集团独特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
式。下面,有请中广核领导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故事。
    首先,有请中广核集团副总经理谭建生讲述中广核创业发展的故事。大家欢迎!
谭建生:
谭建生:
    尊敬的朱会长,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
    我非常激动!我们董事长远在英国出差,委托我代表他参加今天晚上的发布会。首先我
代表贺禹书记、董事长以及我们中广核集团4.3万名员工,感谢今天晚上参加新书发布会的
各位朋友、各位领导,感谢中企联长期以来对中广核集团的关爱,感谢朱会长带领中企联和
基金会的团队,为中广核集团这40年发展的经验,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概括。
    中广核的故事40年确实非常丰富,用很短的时间,也很难讲述。我的题目是《不忘初
心,继往开来》。我尝试用五张图片来讲述中广核背后的故事,这五张图片是关于我们集团
的五个掌舵人。
    第一张图片是王全国同志,他当年是中央委员,广东省的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省委副书
记,当时在这个岗位上他向中央请缨来做大亚湾的掌舵人。我用很长时间理解,他是我们抗
战老领导,确确实实带着使命来的,我和大家总结40年的时候,有一个数字我一直不敢相
信,当年共和国决定做大亚湾的时候,共和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而大亚湾的建设
要花费资金是40.72亿。要建大亚湾,其实我觉得是有两个重要的使命:一是当时中国已经
掌握原子弹、氢弹,但是走向核的和平利用,中国还不具备这个能力。二是中国经济发展需
要清洁能源,在60年代、70年代国家调研发现,核电是未来的清洁能源,我是19年前到大亚
湾的,我已经受到了全国同志的感召。我记得当时我听老同志跟我讲,在中广核最困难的时
候他说,共产党人站起来是一面旗帜,走出来是一条道路。他确确实实就是这么做的,在全
国建设过程当中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就是为了使命奋斗。中广核40年走来是承载着使命来
的。李鹏同志代表党中央曾经17次到大亚湾指导大亚湾的工作,这是第一张图片。
    第二张图片是昝云龙。我们第二任董事长是昝云龙同志。我今年春节到他家里,他说当
年承载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为大亚湾这个项目,国家当年只给大亚湾起步拨了8700万人民
币,整个项目注册资金是3个亿是贷款的,其他都是外汇借的,所以每一天耽误不得,每一
天都是利息,我们当时只有一个任务,就是一定要把大亚湾建成,这就是担当,第二张图片
体现的是担当。到2008年,中国第一个商业核电站还清了所有的贷款和利息,54亿元,还滚
动发展出了现在拥有7千亿资产的大型国有企业。
    第三张图片,第三任董事长叫王禹民同志。他来大亚湾的时候,核电没有明确的发展
量,那个时候已经完成了运营的制度和建造的制度,王禹民同志当我们的董事长,他当时来
得第一个任务,就把商业和房地产停了,纠正了中广核集团回归主业的路径,要回归到初
心。从大亚湾走出广东,走到阳江,走到红岩河,王禹民同志带领中广核集团在短短三年完
成战略的调整,回归了主业。我们就是开拓的阶段。
    第四张图片是钱智民董事长。他任董事长的时候提出来,要创业创新创优,那个时候四
个自主已经进入到了自主制造的阶段。原来建大亚湾的时候,国产化比例只有1%,到了第4
个阶段,我们已经到了85%。这个时候我们进入到设计自主阶段,也就是说刚才介绍的华龙
名片,自主设计是最重要的。
    在钱智民的带领下,中广核集团开拓市场,创新发展,我们有了设计院、研究院,高度
重视科技创新,也为中广核集团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第五张图片是贺禹同志,我们现任的董事长。中广核集团完成了四个自主,运营水平也
达到国际一流。在这个阶段我印象很深,他提出来“一次把事情做好”。贺禹同志带领“走
出去”,在他的任内完成从大亚湾走向世界。大亚湾建造的时候基本上是外国人来给我们
做,部门经理都是外国人,我们是学习,到他这个阶段完成走出去的蜕变。我们的华龙一号
成功落地英国,开启了中英合作的黄金时代。这五张图片背后,就是中广核走过的路,引进
—消化—吸收—再创新,使命、担当、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路子。
    去年国务院国资委把中广核集团定为董事会试点,投资公司试点,创建世界一流示范,
这是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广核的信任,也是我们肩负的使命。我相信在新时代,在习总书记新
的发展理念的引领下,中广核集团一定能够自信、自强,在未来一定能够打造成为新时代的
新国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谭总!刚才听谭总讲广核的创业史,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中广核的创业之艰难,感
受到核电成为今天世界闪亮名片多么不容易,也特别感到今后核电的创新发展也会更不容
易。所以,让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谭总的发言。
    下面,有请中广核大亚湾公司总经理潘银生分享中广核的安全管理经验。
潘银生: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管理的同行:大家晚上好!
    我今天在这儿汇报的是以大亚湾核电为代表的中国广核集团的安全管理的探索。
    大家都知道,安全管理在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重视的话题,各种研讨会、各种
论坛、各种会议,专家学者谈论得很多,水平也很高,大部分是宏观的管理。作为一个企业
的管理者,我们平常面对的是最普通的操作,面对的是最普通的员工如何把安全管理的理
念、大的道理转化为企业基层实实在在具体的举措,那就是我们这些基层管理者要解决的问
题,我今天主要汇报一下大亚湾核电基地,也是中广核在安全管理上落地实施具体的举措。
    我的题目针对核电来说,我的体会就是实践出真知,创新促安全,行胜于言。
    针对日常生产活动中首先要讲安全管理,最重要的是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这几张片子
就是在大亚湾核电站通过长期员工教育,刚开始也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厂区很大,人上下班
走路都要走人行道,穿戴整齐,不能看手机,刚开始通过监督,现在都成为一种习惯。厂房
巡视,上下楼梯要求握好扶手,注意安全,戴上手套。每个作业现场在开工执勤,我们都要
求作业现场摆好工具、文件、仪表进行工作。刚开始这里面还有一些强迫,但是慢慢都成为
了一种习惯。
    让规矩成为自觉:我们老说按规章制度办事,工作人员都是违章操作。实际上企业把章
挂在墙上,都是泛泛的要求,实际上操作当中把它具体化以后,可操作化才能保证安全。核
电站我们的维修程序一个例子,我们都是一些非常具体的要求,这里边干什么样到多大维
修,运行人员也是这样的,每干一个活我们都要有程序,每操作一步都打一个勾,操作什
么,在什么地方,他的地址是什么,标识是什么,中广核都是一切按程序办事,管理程序
1100多份,技术类的程序我们有2.5万份,所以在中广核里面,我们有强大的基础进行“一
切按程序办事”。我们有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按
程序办事,在我们那已经成为了一种自觉。
    安全管理从核电的特点,要求透明度,全球也是核安全的问题。无心为恶,其恶不罚,
有心为恶,其恶重罚。
    安全出现了问题,两种形态,分类处理。违章事件判定分级考核管理制度,恶意违章和
习惯性违章分开,恶意违章分白线、黄线、实线进行不同的处理。但是我们平常大部分习惯
性违章,习惯性的违章再严重处理很难解决问题,通过管理上的手段,刚刚奖励两万块钱,
这里面就是仓库管理有问题,领料也有问题,是管理的问题。仓库管理员最后也没有被罚,
但是对仓库科的科长和处,公司分管仓库的总经理部成员分别扣了一个月的奖金,我们叫小
偏差管理,在管理上有问题,我们不去追究具体人的责任,但是对管理,红红脸、出出汗,
在管理上进行小偏差处理。
    核电站的安全主要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设备安全,二是确保人不犯错。我们的设备
监测中心就是确保设备的安全。另外,我们建立了作业管理中心,来管理人员行为的安全。
    这张表就是作业管理中心,建了以后,人也带了一些定位和作业票的输入。每时每刻各
个电厂每个厂房的人员分布,这就是厂房位置里面有多少人,都干什么活儿,现在通过这些
技术把这些活动都掌握了以后,我们有针对性进行风险管控,作业区域精细化管理,并且保
证安全。
    安全是做出来,不是监督出来的。怎么样落地呢?这是作业的班组和部门,包括承包
商,他们都要有这个表,每天填这个表,安全质量方面有没有做到,加分和减分。这是针对
人的行为。
    第二张表每天针对重点的工作,风险如何进行管控、识别、分类处理。
    第三张表工作中发现什么样的偏差,特别是管理上的,自己填上之后,鼓励他提出隐
患,进行纠偏,自主改进,形成循环。
    运用几年以后,效果很好,现场安全质量偏差大量下降。
    主要是把责任落地了,这些表都是监督部门帮着工作部门设计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的
监督部门过去他们像警察,老是偏差,现在他们更像一个教练帮助业务部门如何提高工作的
安全和质量水平。
    安全本质还是要靠科学技术,大量采用新技术。防撞无人机,在密集检查管道,作业管
理中心为什么监控安全呢?现场活动开工,行车记录仪是无线,图像传到监控中心,现场所
有活动在远程监控,包括的作业机器人还有安全培训,VR实景的培训。用新的技术和科技,
使我们本质安全水平提高。
    前些年我们发现现场安全管理最难的是外包的承包商,50%以上的事件、事故都来源于
承包商,我们发现只管好自己的体系不够,如何和承包商建立合作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就与长期合作,表现信誉良好的承包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卓越绩效体系给承包商打分,过去管人,发现管不了,最后要考核公司和企业,用卓越
绩效体系打分,他们也很高兴,公司各项管理也被我们推着提升了,效果也是很好的。
    这些年安全质量业绩很突出,大亚湾岭澳安全运行到今天是4775天,大亚湾也在HSE是
8.0级,国际和国内核电都是领先的,国际上的WANO指标也是国际水平。我们也获得深圳
市、广东省、中国质量奖。安全质量影响力日益扩大,王会长、朱理事长也到我们公司亲自
给我们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时出席大亚湾核电站延长合营期合同签字仪式,也提出了很多的期望,经
过这十年我们的安全运营有很大的提升,在国际上都是属于比较卓越的,追求卓越没有止
境,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和企业界的同行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帮
助我们进一步提升。
    谢谢!
主持人:
    大家通过潘总讲到的,特别是去过中广核都知道,广核核心理念到处都写着“一次性把
事情做好”。但是如何做到“一次性把事情做好”,背后肯定就是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安
全管理。凡是企业,安全都是非常关注的,除了技术、科研攻关之外,最主要就是安全管
理。
    潘总在时间范围内,我觉得确实重要,特别是核电更是安全、安全、再安全,我们再次
以掌声感谢潘总的发言。
    广核故事的第三位演讲者是广核大学常务副校长章国强分享中广核的人才管理经验。
章国强:
章国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各位嘉宾: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在
这里和大家汇报中广核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和体会。
    大家知道,中广核起步于深圳大亚湾核电站,40年来一路征程一路歌,到现在中广核已
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核电运营商,中国第二大清洁能源企业,世界上第三大核电企业。中广核
40年来的卓越成长,我想有很多的因素,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中广核卓越的人才培养。我想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人才培养实践经验和体会。
    中广核“黄金人”的故事:上个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大亚湾派出113名员工到法
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在法国培训时间平均一年,花出的培训费用非常之高,当时是135万人
民币,折合当时的黄金价格是60公斤,和身体等重,形象称为黄金人。现在回过头来看,他
们不仅是花了黄金的培训价格,更重要的是他们发挥了黄金般的作用。当前,集团公司领导
班子有一半是当年的黄金人,中广核六大基地总经理、厂长都是黄金人,潘总就是当年的黄
金人之一。中广核黄金人在中国广核集团发展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人才培养史上
更是里程碑的事件,由此拉开了中广核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全方位培养人才的序幕。
    第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机制驱动,制度保证。中国广核集团每年在中国的教师节
9月10号召开高规格的集团培训年度工作会议,贺禹董事长代表集团领导班子做最后的总结
讲话。最近八年来的讲话可以归纳为四个一。第一,人才是第一资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
人,没有人就离不开发展,归根结底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二个一,人才培养是一项战略性工
程,也是系统性工程,说是战略性工程,我想主要是指人才培养要适度超前业务发展,核电
发展人才先行,现在所讲的企业发展人才先行。系统工程就是人才培养要工作全流程来抓,
从培训需求管理,从培训体系搭建、培训项目的设计、课程的开发和师资队伍的培养等全流
程管理。全方位发展,覆盖到全员各类干部员工的培养。第三个一,人才培养是一把手工
程。贺禹董事长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是人才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要把人
才培养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而且常抓不懈。人才培养工作一把手亲自抓,而
且层层抓下面的一把手。让人才培养工作能够落地。第四个一,一流的教育。一流的企业必
须有一流的员工和干部队伍,中国广核集团除了大量的聘请外部一流的专家教授到中国广核
集团之外,大量鼓励内部优秀的员工走向讲台,成为教员,利用各种各样的激励的措施鼓励
优秀员工成为教员,真正实现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这是贺董事长代表班子历次讲话
总结的“四个一”。
    2005年,中国广核集团在同行中首先成立第一个企业大学——中广核大学,经过这么多
年发展中广核大学成为一校八院结构体系,集团一把手担任大学一把手,学院一把手都是由
各个公司一把手担任。 9月10号教师节举办一个高规格的集团的培训年度工作会议,一是表
彰优秀的教员,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一把手齐聚一堂,花一天的时间共同讨论中国广核集团未
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才培养工作,我们的领导不仅在人才非常重视,更重要的是身体力
行,率先垂范,自己准备,亲自抽时间、挤时间,走上讲坛,给学员授课,发挥非常好的示
范作用。中国广核集团领导们对人才培养工作指示要求转化为我们相关的制度流程,确保重
视和要求能够要求,能够有效解决企业内部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教学和业务的矛盾之间的关
系。通过三年人才培养计划工具方法,做实做细做精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培训体系运转更加
有效。
    二、中国广核集团人才培养具体的做法,服务战略,助推企业业务发展,体系完备,全
面作战。
    培训是过程是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服务于集团的发展战略,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业务,
所以每年根据我们集团最主要的工作内容,即战略焦点,组织主管,通过高管EDP培训的方
式,引导专项学习等等,让高管对整体集团战略达成共识,促发改革,获取新的知识,获取
新的工具和方法论,能够更好高管团队业务战略做得更好。
    引入基本的管理制度助推专业技术培养,培训、考核、授权、上岗。所有中国广核集团
干部员工和岗位紧密相关,岗位好薪酬待遇福利好。希望上新的岗位。上岗之前授权证明具
备这个能力,履行这个岗位的能力,所有的培训考核,所有的考核确定培训的质量,源源不
断培养大批的高技术专业人才,核电站的运行人员直接操作核反应堆的人才,从新的大学生
成长运行执长相当于飞机的机长的角色,十年的时间,350张考试,层层淘汰,自己学习,
确保了一支优秀的专业技术团队,确保核电的安全稳定运行。
    除此之外,我们还打造了针对我们的管理干部和其他关键技术岗位的四大计划,第一个
计划是白鹭计划,涵盖中国广核集团所有层次干部的全方位的培训。
    第二个计划是强化集团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就是中国广核集团强根固魂的红鹭计
划。
    第三个是为了积极配合和支撑中国广核集团国际化战略,中国广核集团国际化人才系统
化培养项目——鹭越重洋计划。
    第四个是,做培训的人培训别人,首先自己必须很专业,我们打造中国广核集团培训从
业人员系列培养项目——滋兰树蕙计划,把内部的教员培训认证分为铜牌、金牌、银牌和钻
石级,通过层次的划分更好激励他们更多投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
    中国广核集团40年的卓越发展,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广核集团人才卓越发展史,通过多
年的实践形成中国广核集团人才培养之道,道、法、术、器,法是运作机制,培训考核授权
上岗。
    中国广核集团人才培养最核心的两句话就是,培养人不仅仅是培训人;企业发展人才先
行。谢谢大家!
主持人:
    广核人上来个个都是人才,不用准备都是口若悬河。刚才章国强校长讲的对企业来讲提
供很好的经验。“四个一”的人才管理的经验,特别是中国广核集团大学办得很专业很震
撼,每个人有中心学习,专业培训不断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机会,人才管理成功的经验,研
究学习借鉴,再次掌声感谢章国强校长。
    下面进入今天晚上交流会第五个环节,首先进入到交流互动的环节,首先请袁宝华企业
管理金奖的获得者,北汽集团领头人徐和谊董事长发言。大家听一听徐和谊总怎么样说。
徐和谊:
    尊敬的朱会长,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同仁,很高兴,很多同志是刚拿到这本书,我有幸
稍微早了那么几天,240多页,我也看了看,有一些收获。收获最大的体会,这40年的积
淀,这可真不容易。有的同志知道,我本人原来最早在首钢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承
包制,首钢一系列企业改革的管理经验。首钢这么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结束了。
    字数不是太多,很难得,对企业领导者来讲,很难得一本宝贵的值得学习借鉴的书籍。
谈三点感受:
    第一,战略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
    战略是企业的指路明灯,好的战略可以使我们企业事半功倍,不仅能提升效率,还能更
快实现我们企业目标,中广核的战略引领,我想不仅有对国家战略的坚守也有新时代发展的
多元化的扩张。同时把握核心,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谭总介绍到第四任董事长,02年到04年那位董事长,王禹民上来就提出来房地产等其他
的商业下来了,围绕核心的主业,等等。我觉得我把它都归纳为战略,在坚守国家战略层
面,中广核按照国家积极的发展核电,深化能源结构调整的要求,定位为清洁能源供应商和
服务商。这就是他的主业,不是他的发展战略。为此打造我国核电领域的世界级力量,在国
内排第二,世界排第三。多元化发展,控制非动力技术市场,开拓风电、广电产业,在多元
化扩张的时候,中国广核集团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他们底质高回报,比如说煤电开发,回
避核电设备,风电光伏设备这些热潮,集中精力在高科技清洁能源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面这
些领域深耕细作。这是第一点体会。
    第二,科技创新,打造持续向前的根本动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面对核电这一领域,中广核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广泛开展
合作创新。黄金时代黄金人,我觉得这就是合作创新的起步,没有这个黄金人,130多人,
怎么样奠定我们国家围绕着核电这批人才。起得名字也起得好,黄金人,开始不知道黄金人
是什么意思,知道这个故事了,完全理解了。所以在围绕着科技创新打造方面,我觉得他们
始终注重激发理论创新的活力,打造中国创造国家说法叫第二张名片,也可以说第一张,
    高铁、核电,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广核集团实施的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
续推进像新型反应堆,新建的燃料组件、智能核电等领域创新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中广核还
特别注重合作创新的重要作用,他牵头上下游企业,成立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
    同时注重开门做科研,与法国电力、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外这些先进企业和科研机
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了科技创新快速推进。
    第三,管理变革,激发活力,来不断推动迭代创新作为特殊领域高科技企业。
    核电对安全要求是最高级,为了保证安全,中广核的管理体系以规范渐进式发展为主,
较少出现大幅度的变革。这种延续性强,持续优化的管理变革方式,我想不仅对核电企业有
意义,对于避免“折腾”大型企业我想也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比如说2005年大亚湾核电站,比如说潘总介绍的,对员工提出高质量的质疑给予奖励,
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精准的符合企业实际管理创新。这个奖项不改变任何实际的流程,但却
激发了员工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中国广核集团防止人为失效的六大
关键工具之一,我想在细节上下功夫,不断优化整个系统的发展方式,也尤为值得我们学习
和借鉴。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当前的中国面对着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我们的发展
压力在逐步加大。
    回望历史,以中国广核集团为代表的一系列优秀企业,在一穷二白的岁月中推进科技创
新,打造出中国名片,给了我们无穷的信心和发展的动力。以中广核为榜样,持续深化改
革,持续创新,奋力开拓中国崛起向上的通衢大道。谢谢!
主持人:
    非常感谢徐和谊董事长,徐总非常忙,挤时间赶到今天的会议,之前把书都看了,三点
体会非常重要,给我们这个会议增添很多有营养的,能够给其他企业学习的体会,我们用掌
声再次感谢徐总。
    下面互动环节第二位请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同志发言。
杨昆:
    尊敬的朱会长,尊敬的谭总,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很高兴参加“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实践讲坛——中国广核集团40年管理经验分享交流
会。
    我谨代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对《从裂变到嬗变——中广核的卓越成长》一书的出版表
示热烈的祝贺!
    改革开放以来,包括中广核在内的广大电力企业,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积极开
展管理变革,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改革开放伟大世界做出卓越的贡
献。从这本书轴我们深切感受到,40年来,中国广核集团矢志不移,励精图治,勇于变革,
追求卓越,已经成为一家富有创新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广核集团40年卓越成长是中国核电由弱到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具体体现,以大亚
湾核电站为起点,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全面提升创新能
力,形成了我国核电批量化、标准化、系列化建设格局,成功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
自主建设、自主运营,并与兄弟单位一起将华龙一号三代堆技术推向世界。
    40年中国广核集团始终站在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的前沿,推动我国核电发展的重大跨越,
并成为我国最大、全球第三大的核电企业。
    2013年在国核、中电投合并的同时,核电企业领导也提出来四合一的方案。我当时在能
源局的时候,能源局事比较多,我作为总工程师委托我负责,电力改革,因此有机会参加这
个方案的讨论。四个一我投了反对票,今天中国广核集团在,今天有这样核电发展的剧变,
那是功不可磨,我们核电要发展,当时大家雄心勃勃,曾经有两个亿甚至更多更大的规模,
靠一家,无论如何实现不了这个目标。所以我们坚定支持中电投和国核技合并,我们希望在
现在的发电公司再培养两位或者更多的合格的运营商,我们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意见。简单
来说,今天核电这样的局面,中广核功不可磨。
    中国广核集团40年的卓越成长是推动电力行业企业安全发展的良好示范,我有幸在广州
工作了三年,多次去广核,我自己很受益。在我走之后,从广东回到北京,电监会安全局长
当了五年,我从广核的安全管理汲取了营养,所以对我的工作是很大的支持。
    刚才潘总讲到的,中国广核集团能够把每一项规定都能够落地,确确实实的落地,把安
全的规定变成了职工的习惯,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那是多么不容易,要我安全变为我要
安全,不光是观念上的变化,安全管理达到这样的水平,实际上是本质上安全的提升。
    中广核确实给电力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提供了很多有益的见解。
    中广核始终坚持没有核安全就没有中国广核集团,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
本原则和一次把事情做好的核心价值观,将安全放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第一位,落实到实
际建造运营安全的各个环节。建立保证核安全的五层防御体系,形成以核安全为核心的企业
文化,建立了内外部并行双重安全结构体系,并将核安全管理要求延伸到上下游各环节,实
现了全过程、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为电力行业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
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树立良好的标杆,切实做到让国家放心,让公众信任。
    中国广核集团40年的卓越成长是电力央企坚守初心,和谐发展的生动写照,习近平总书
记指出,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
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的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0年来,中国广核集团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始终把建设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
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一以贯之抓好落实,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广核集
团时刻牢记人民第一为人民的宗旨,以发展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把安全业绩、
环保贡献、员工发展、社区共建、扶贫帮困等作为企业的责任担当,实现企业成长与国家战
略社会需要之间的相互协调。《从裂变到嬗变——中广核的卓越成长》全面总结了中国广核
集团卓越成长40年来的管理创新和实践经验,全书系统性强,立意站位高远,内容全面完
整,数据丰富翔实,理论体系科学完整,是总结概括电力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生动教
材,对电力企业发展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全书充满服务大局,干事创业的使命感责任
感,充满了迎难而上,善做善为的责任担当,进一步丰富电力央企的品牌形象,出版推广这
本著作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豪感、事业心增进社会各界对国企改革发展的理解和支持,理
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作为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的联合组织,中电联积极为中广核集团在内的广大电力企业搭建
交流的平台,提供更优质的行业服务,与大家一起为促进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
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
    听杨书记一番讲话,杨书记对广核非常了解、非常熟悉,还是非常支持的,当年投反对
票,我觉得也不容易,而且这个举动非常重要,看来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杨书记。
    下面我们请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也是袁宝华同志的秘书曹明新同志发
言。
曹明新: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晚上好,刚才我看到了中国广核集团宣传片,听了宏任同志和
谭总、潘总、章国强同志的讲话感到收获很大,很受鼓舞,很自豪。
    下面我想讲三点。
    第一,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前期的历史资料。粉碎四人帮之后,全国呈现出大干快上,要
把四人帮造成的损失尽快挽救回来大好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当时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李先
念同志就找到宝华同志,你要到西方国家看一看,看看人家是怎么样搞的,这样的话吸取他
们的经验,把我们国家经济搞上去。
    在这种情况下,1977年12宝华同志就和李强同志组成中国经济代表团到英法访问。当时
宝华同志是国家计划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为什么把常务去掉,宝华去世的时候我当时在深
圳,你赶紧回来,修改宝华同志的生平,我在深圳当时会议没有参加,企业调研不去了,就
赶回来。回来以后当天到了十二点,宝华同志生平改完,文稿六千字,国家规定是三千字,
我们搞了六千字,送到中组部以后,把常务两个字去掉,国家计委副主任实际上是常务副主
任,中组部说了,有规定,没有“常务”两个字,从此以后看不到哪位同志是常务。六千
字,他们没法删,内容实在是删不下去了,中组部就认可了,你们看到的宝华同志生平是六
千多字,那是过去没有的。
    宝华同志和李强同志到了欧洲和英国和法国访问的时候,因为宝华同志是计划委员会常
务副主任,李强同志一介绍,这是我们国家大老板来了,最有钱的来了,英法对他去非常重
视,到了法国访问的时候,法国总理巴尔亲自接待他们,向他们推销什么呢?就推销核电。
他们希望把法国的核电卖给中国。领着到里昂看了90万千瓦的发电电阻,告诉他这是从美国
引进的,但是法国已经发展了,比美国的还先进,希望中国能够买他的核电设备。
    宝华同志当时是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那个时候开始研究进口法国的核电。所以说,真
正开始研究进口法国核电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因为我怎么样知道的呢?因为宝华同志回忆录
我参加起草了,这个过程他讲的,我都清楚。
    宝华同志怎么到了国家计委呢?当时最早他是冶金部的副部长,刘少奇同志要建立第二
商业部要搞物资,把最强有力的副部长从冶金部拉进来,刘少奇非要要,调到国家经委当副
主任,管物资工作。后来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最年轻的物资部的部长。文化大革命宝
华同志被打倒了,打倒以后周总理需要用人,马上让军代表把他解放出来,调到国家计委管
生产。宝华同志就到了国家计委,有这样一个过程,我给大家做一点解释,这是我讲得第一
点。
    第二,看到了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和刚才介绍的经验,我深深感到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
的成功对我们国家电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电力工业界重要发展的里程碑,是一个
转折点。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文化大革命以后,那个时候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缺电,尤其是南方缺
电非常严重,我当时是管钢铁,经常听到国家电力非常紧张的问题,最紧张到什么样的程度
呢?把国家计委办公大楼电力掐了几分钟,为什么呢?威胁我们国家计委管电的同志,说你
太霸道了,不听他的话。把办公大楼停了,说不行,必须得保证,电力紧张到了这样的程
度。国家拿出外汇发展建设大亚湾核电站,也是全国为了缓解电力供应非常紧张,为这个问
题做了一个决策。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环节南方定理供应起的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建设
大亚湾核电站,把我们国家建设核电的技术推向了新的一步,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成功,使
我们国家有条件,使我们国家在核电站领域国际水平,尤其是装备制造、成套设备和电站的
管理,在此基础上走向了成功,走向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大亚湾核电站第二个宏观作用,在
我们国家电力建设方面的转折点。
    第三,“华龙一号”是大国重器,光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没有先进的管理是不可能发挥
作用的。
    所以,大亚湾核电站的管理经验意义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重大的。尤其是在安全生产和
人才培养方面,这方面的先进经验不仅在核电领域有重要的作用,在其他的领域,比如说工
业、交通、能源、机械制造这些领域都应该有很好的应用。
    这是我的三点体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明新同志。
    因为时间已经超时了,把最好最重要放到最后,北京大学原副校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
的会长,最重要的职务是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的顾问,经过忠禹会长和有关领导研究,顾
问就留了张国有一个人,我们以掌声欢迎张校长对中国广核集团经验进行点评。
张国有:
    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嘉宾:大家好!
    我主要讲几点感受和看法。
    应该说从去年到今年,都是在调研中国广核集团。看了大亚湾核电站、岭澳,今天又去
了防城港。访问过中国广核集团的总部,特别看了中国广核集团大学,看了一系列的基地,
这次出了一本书,在此之前又把他的印刷稿我又看了看。
    今天又听了中国广核集团几位领导讲故事,还有几位企业家、专家谈他们的感受。
    通过将近一年,使我对中国广核集团印象越来越具体,因为原来还是蒙蒙胧胧的,感受
越来越深。我说一些感受和看法,不一定对。
    第一个感受,看一个企业或者是企业家作用,我一向觉得还是要看企业的成长、成就和
影响。我们要看这个作品评价这个人。看企业家,企业就是他的作品,从企业的成长、成就
和影响评价企业家的作用。
    你还是要看他的持续性,中广核已经走了40年了,再翻两个40年,那就是120年,因为
在这本书说到中国广核集团百年老店、基业常青,我们就按100年考虑,能不能持续再有80
年呢?这是很有挑战性的。凭什么可以再生存80年呢?
    你还是要看整个的状态。我为什么强调持续性呢?因为持续性和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连接
在一起,这些因素当中,假如说有一个因素不到位,持续上就会出现问题。
    前40年中国广核集团干了什么事呢?干成了什么事呢?我不看你怎么样说,我就看你干
成了什么事,我再从干成的事再评价你。大致上来看,一是建成和运营着6个核电基地,营
运核电机组22台,在建的核电机组6台,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三的核电企业,成为全球最
大的核电建造商,差不多一年给我的体会就是说,建一个核电厂非常之难,不是一个企业的
意志。一开始建的时候就是国家意志,没有国家的意志,你说一个企业想建核电厂比登天还
难。所以,你要看到,中央、地方政府、国内、国外,还要看研究机构、企业等各个方面的
情况,还要选址、筹资、还要考虑什么样的设备从哪来,然后再签约再建造,建立起来以
后,大概十多年左右的时间,才可以投产。一台机组从建设到投产大概有多长时间,我们大
概有5年的时间。但是前期要干很多的事。假定说我们现在所确定寿命周期是60年的话,要
保证在60年里头不出任何安全问题,安全运行60年。假定说生命周期是60年,到退役的时
候,你要处理废旧的核电厂,处理核燃料,大概也得要10多年的时间。这样加起来,就是
80、90年的时间,一个核电厂是百年大计。
    核电企业干什么呢?因为设备不是你的,设备你要从国内外采购,然后按照总体设计再
集中起来,施工企业要选择,所以总体设计是你的,总体安全也要负责,你要把全国国内外
的设备,根据总体设计弄到一起,选择施工队伍,各方面来得队伍放在一起,还要按时、按
量、按期完成,最后还要经过检验以后,能够提前或者尽可能节约时间,能够投入运行,还
要安全运行60年,要经历多大的管理方面的“磨难”呢?有一个弄不出来,工期就要拖后。
根据这个问题相关的是什么呢?假定说我们现在有6个基地,22台机组在建还有6台,几乎说
隔几年就有一台机组或者两台机组投入运行,核电厂会不会持续增长呢?如果会的话,那就
有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单厂运营、多堆运营和多厂运营的问题,核电厂越来越多,
核电机组越来越多,就是在这些核电厂和核电机组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管理的理念、管理的
制度和管理的能力和水平能不能跟得上?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我们现在有22台,假定再过
40年,再出来22台,就44台,再过40年,也就是到120年的时候,成为百年企业的时候就是
66台。66台能跟得上吗?人从哪来呢?这个时候感觉到人的素质的培养,科研技术的开发,
包括管理规章的制定,不断对人的培训和规则的制定是多么的重要,中广核大学就知道了重
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他一定要把他作为不断增长、缓解矛盾的养成的基地,不但要支持
我们自己中国广核集团的发展,将来这些企业铺到全国各地和国外,基地非有不可。一个大
学八个学院,要扎扎实实把这个工作做好,是未来非常重要的基础。我看了大学,给我最深
的感受,当时一边说一边走,让中国的大学校长都来看一看,如果大家有机会看一看的话,
看一看硬件设施,还有一个感受,我去年的时候就看到了到去年年底每个月培训的项目和上
课的项目,这都是要落实的,没有人员的培训,没有技术的开发,没有规章制度的落实,机
组不断增长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的矛盾呢?波音空客凡是卖飞机的,紧跟着就是培训。我们把
我们核电产品输出到国外,我们也要给人家培训,而且是用中国广核集团所创造出来的这些
东西培训。现在差不多到了世界一流了,再往前走,前面是无人区,用谁的教材?用谁的理
念?用谁的规章培训呢?那个时候就是用中国广核集团的理念规则和机制培训,你有没有
呢?如果没有的话,可持续的问题就非常之大了。
    和这个不断增长相关的是什么呢?如果会继续增长的话就出现这个矛盾,如果不会继续
增长,临界点究竟什么时候到来呢?有的说核电黄金时代大概就是十年、二十年,假定十
年、二十年的话,中国广核集团干什么呢?那个时候减少核电厂甚至停止核电厂?你要干什
么呢?生存不就出了问题了吗?中国广核集团很聪明,他做了非核心能源,太阳能、风能、
气能等等,还做了非动力的核技术,非常有战略性。除了核以外的新能源已经是第二支柱
了,装机总量和稍微低一点还是超过了,很了不起。也就是说将来一旦核电需求出了问题,
这可能是随时都可能出问题的。比如说全世界大概有400、500个核电厂,那么多的核电机组
任何一个核电机组出了问题以后,都会影响到核电的需求。美国出了一个大事故,苏联出了
一个大事故吧,日本出了一个大事故吧,任何一个大事故引起政府和国民的影响,都可能会
引起对核电需求很大的影响,如果一旦中央政策发生变化,这些大的因素一旦发生变化以
后,核弹需求就会收到很大的影响,临界点究竟什么时候到来?到来之后,用什么东西样的
业务补充核电需求。
    核电从总的趋势来说,有的时候可能要终止的趋势。法国的发展势头很好,而且积极性
很高,但是德国在十年前,我是2011年去德国访问,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决定在2022年弃核,
关闭所有的核电站,当时我的印象是18座核电厂,关了一半,剩下还有一半,到2022年再关
掉,也就是说他是弃核的。将来核电厂如果出现这种趋势,可能真要考虑风能、太阳能、气
能等其他的能源期待的问题。所以中广核从战略角度考虑,考虑非核心能源和非动力和技术
的发展,特别是海上的小型反应堆,那个眼界真是非常的广阔,除了发电以外,我们还可以
造核动力方面很多的事情,这都是非常好的眼光。也就是说持续性非常强。这是我的第一点
感受。
    第二点感受,中广核三位领导讲了三个故事,我也不知道你们怎么样选得这三类的故
事,的确是切中企业经营的要害。
    一是领导者和企业家,他们的战略思维和率先垂范。再就是规章制度,也就是安全的问
题,三是人才。比如说领导人下现场,在现场办公,在现场解决问题,过去毛泽东同志曾经
说过三大作风,第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第二是干部联系群众,第三是批评和自我批评。通俗
准确,我们现在有的干部,高高在上,自认为自己什么都懂,实际上很多的东西都在基层,
问题出在基层,办法在基层,有几天不下基层,很多东西都是瞎指挥,能够让我们的领导人
员和管理者经常下现场,而且用制度的方式稳定下来,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看一看班
组,看看工人,过去曾经提倡过领导干部要参加劳动。仅仅参加劳动吗?你都不知道工厂和
工人在下面具体做什么事情,凭什么指挥基层,凭什么出主意呢?我们很多事情不在于说领
导不聪明,而是他不懂,直接指挥下一级还可以,隔一级你就挺危险,隔三级、两级就更危
险了。所以让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够下现场,经常下现场,是保持青春活力,保持领导力,保
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再就是规则和制度。很多的规则和制度都是说了执行得少,挂在墙上,大家都看,今天
我们在车上还在讨论,关于垃圾分类的问题,垃圾分类在中国很难,很难就在于说,我们的
规则制定出来了,尽管很粗,但是没认知性,这是训练民众素质的过程。你说难吗?不难,
只要你愿意干,我们党愿意干的事情一定能干成。你干不干呢?我们现在今天坐中广核的车
去看防城港核电厂,去年我一上车司机就说,一定要挂安全带,而且每上一次说一次,而且
每上一次说一次,这是规则,规则要不断地说。上了飞机我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就告诉你
一定要用安全带。其他地方坐面包车要安全带,在中国广核集团坐面包车一定要使用安全
带。你可能不大方便,但是坐一次说一次,但是坐一次说一次,我们去年来了以后,再坐上
不用司机说,自己就把安全带就挂上了,规则是需要重复的。
    有的时候是需要强制的,规则定了出来以后,不是奖励规则做得好的,我们执行规则,
关键就是惩罚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没有说谁说我不喝酒开车奖励,没有的,我就抓你喝酒
开车的,而且是重罚,现在少了吧。所以制定规定出来以后,不是奖励做得好,一定要罚,
而且重罚破坏规则的人,而且要坚持下去。
    今天也讲了安全规则,那么多的规则,而且非常细,大亚湾核电站建的时候,全套引进
法国的规则,毫无遗漏翻译过来,没有干过的事情就老老实实跟着人家学,甚至这个椅子、
螺丝钉怎么样拧,尽管这个事你知道,那是法国的理念和规则,你先拿过来,然后逐步改
造。这种情况,下才有中国广核集团的规则,才有了高起点。
    规则是训练我们自己职工的依据,我们中国是一个小农社会,看着太阳去出工,开着太
阳回来,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样的领导,查你三代四代都和农民有关,我们现在还是一个农
民,还是一个小农影响非常深的社会,小农理念、小农规则、小年意识、小农习惯,我们要
充分考虑到在这种情况下,用规则训练我们的民众,用规则训练我们的职工,尤其是训练我
们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他们都不遵守的话,影响非常非常大。
    第三是人才,我是搞教育的,令我非常感动的就是人才,就是中国广核集团的大学。理
念、规则、机制,所有这些都人去执行,没有人等于零,刚才说黄金人和黄金时代,我们究
竟在人身上究竟投了多少资,农村脱贫了,农村真正的贫困是人的低素质。我去农村调查,
这个村里头来了外边来了一个干部,从沿海回来村里的人,就可以把这个村里很多事情就可
以办起来。为什么他可以办?眼界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经验不一样,他是受过实践训练的
人。如果这样的人在农村多了,基本的脱贫,2020年完成之后,接着就是素质教育,就是教
育的问题,能够使这些人自己去看农村,自己看问题,自己去奋发图强,而不是从外部支持
他。所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特别是中国广核集团来说,他们的眼光就在于说,重视教
育,重视培训,重视培养。黄金人130多万人民币,现在看起来并不冤枉,有多少当初的黄
金人在重要的岗位上在履职?100多黄金人大家可以做一个调研,我也希望中国广核集团做
一个调研,一百多人到现在究竟对中国广核集团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现在还能不能用黄金人的方式,开创另外一个黄金时代呢?我们往往在人身上投资
的东西太少了,过去我们总在说,我们是引进设备,设备落后以后再引进。日本是引进技术
以后消化变成自己的,美国最聪明,美国聪明的是引进人,我用我的制度,我用我的大学,
我用我的待遇,毕业以后我给你非常好的优惠,把全世界有用的人才笼络到美国来,为美国
服务。我们为什么不在人身上下功夫呢?为什么不可以像中国广核集团用黄金人的方式创造
黄金时代呢?凡是不重视人的,将来问题都非常大。我一直在说,所有的理念、规则、机
制、习惯、传统、技术,将来的开发,战略眼光,每一个岗位都和人相关,但是中国广核集
团就能把所有这些人能够笼在一起,能够让领导人带领大家一直往前走,我觉得这是中国广
核集团40年来所积累的经验。如果未来80年,还要继续往前走的话,我想着领导者和企业
家,规则制度和人才的培养,仍然是重中之重。
    谢谢各位!
主持人:
    非常感谢张国有校长、教授、会长,多种职务,讲得太精彩了,让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
声再次感谢张校长。
    同志们、朋友们,今晚中国广核集团40年管理经验分享交流会交流时间过得非常快,每
一位发言非常精彩,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
命,在此过程中,广大企业更加要深入推进经验分享和互动交流,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
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将进一步搭建好平台,为企业和企业家做好服务,让更多的袁宝华企业管
理金奖的获奖者,通过多种形式把他们的成果、故事和经验继续分享给大家。今晚中国广核
集团40年管理经验分享交流会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感谢大家的聆听。
    谢谢!
    散会!
—结束—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主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05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