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企业简介 企业家风采 企业大事记 荣誉展示 联系我们 企业动态
    浙江省诸暨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企业简介

浙江省诸暨市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中共诸暨市委、诸暨市人民政府把本公司作为“大集团大企业”的培育对象,这是企业加速发展的良好契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十一五”期间,以超常规的速度把企业迅速打造成机电行业的“航空母舰”,完成时代所赋予的重任。
    自2006年起,通过5年的艰苦努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谋求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至“十一五”期末,真正把企业打造成为具有安装特色的全国一流的建筑业企业。至2010年,企业综合实力评价继续在浙江省安装行业中保持首位,在全国安装行业中跻身前10位。建筑业产值达45亿元,能出色完成国家一流规模的安装工程。以机电安装作为特色,初步形成建筑领域产业链,在全国建筑行业树立起一流的品牌和形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集团、大企业。
    一、实现体制创新。
    继续深化和完善企业的体制改革,通过1年左右的努力,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法人治理结构。至2006年年末,基本完成由“集体所有制”向“有限责任公司”的过渡。使企业产权明晰,员工“责、权、利”相统一,激发企业员工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整合社会资源,通过生产要素的兼并、联合进行重组,实现企业规模扩张。
    二、加大技改投入。
    企业不具备大型施工机具及高科技含量高的施工和检测设备,是制约企业扩张的瓶颈。要彻底改变“以手动工具作业,以人海战术施工”的模式。成为有竞争力的一流施工企业,必须具备大型的基础施工设备和高科技的检测设备。例如起重设备、锻压设备、先进的铆焊设备、铲挖设备、压铺设备等,而且必须具备大型非标准件制作基地。对这些基础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为了解决投入资金的渠道,拟从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经过前期的资金积累,公司有近300人已经率先富起来,截止目前,企业内部个人拥有的闲散资金约有10亿元,要充分发挥新体制对于个体闲散资金的集聚作用,吸引企业内部个体资金向企业投入,从机制上形成投入和回报的良性循环。二是借助政府扶持,实行银企结对,争取银行支持。在此同时,合理使用企业现有资金,争取最大限度发挥效益,实现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互动。
    “十一五”期间,总投入争取5亿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入3亿元人民币,流动资金投入2亿元人民币。2006年固定资产投入4000万元(自有资金),完成办公基地的建设和对旧设备的维护、改造,添置必要的施工设备。2007年度至2010年,固定资产分别投入5000万元,6000万元、7000万元、8000万元。至2008年底,基本完成非标准件制作基地的建设。至2009年,建立起重点施工设备租赁公司。流动资产使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必要的垫资。同时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增大投入产出比,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三、扩张经营领域。
    根据建设“大集团大企业”的总体目标,为了扩大建设工程中的业务占有率,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拟从以下三方面实行扩张。一是企业资质。“十一五”期间拟新增房屋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建筑装饰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根据企业的特色,形成较完全的建筑产业链。二是业务地域。在进一步巩固浙江、上海市场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地区作为大本营,在珠江三角洲和京津翼三角洲打响牌子、站稳脚技的检测设备。例如起重设备、锻压设备、先进的铆焊设备、铲挖设备、压铺设备等,而且必须具备大型非标准件制作基地。对这些基础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为了解决投入资金的渠道,拟从两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经过前期的资金积累,公司有近300人已经率先富起来,截止目前,企业内部个人拥有的闲散资金约有10亿元,要充分发挥新体制对于个体闲散资金的集聚作用,吸引企业内部个体资金向企业投入,从机制上形成投入和回报的良性循环。二是借助政府扶持,实行银企结对,争取银行支持。在此同时,合理使用企业现有资金,争取最大限度发挥效益,实现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互动。
    “十一五”期间,总投入争取5亿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入3亿元人民币,流动资金投入2亿元人民币。2006年固定资产投入4000万元(自有资金),完成办公基地的建设和对旧设备的维护、改造,添置必要的施工设备。2007年度至2010年,固定资产分别投入5000万元,6000万元、7000万元、8000万元。至2008年底,基本完成非标准件制作基地的建设。至2009年,建立起重点施工设备租赁公司。流动资产使用于国家重点工程必要的垫资。同时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增大投入产出比,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三、扩张经营领域。
    根据建设“大集团大企业”的总体目标,为了扩大建设工程中的业务占有率,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拟从以下三方面实行扩张。一是企业资质。“十一五”期间拟新增房屋建筑总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建筑装饰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专业承包一级资质。根据企业的特色,形成较完全的建筑产业链。二是业务地域。在进一步巩固浙江、上海市场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地区作为大本营,在珠江三角洲和京津翼三角洲打响牌子、站稳脚跟,同时向中西部地区进军。到“十一五”期末,争取50%左右的省、市、自治区有较稳定的市场。继续实施“质量兴业”战略,在新开辟的业务地域,在考虑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更注重企业的品牌效应。为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特别是对当地的重点工程、形象工程,要舍得花本钱,做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四、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把人才的适用性作为用人的根本标准。“十一五”期间,重点要建立好四支队伍。一是要建立一支以高素质职业经理人为“掌门人”的现代化的管理队伍。每年引进或培育高级管理人员2—3名,同时加强对现有岗位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增长管理知识,优化管理队伍,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二是要建立一支掌握现代新工艺、新技术的技术干部队伍。施工员、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担任相关技术职务的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关的职称资格,更要注重培养他们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每年要引进或培育高级技术人员5—8名,并注重高、中、初技术人员的合理搭配,形成一线、二线、三线技术队伍的网络。尽快地掌握最新技术和工艺,并注重在施工实践中的应用,使技术优势转化为效益优势。三是要建立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项目经理(建造师)队伍。每年要新增一级项目经理(建造师)15—20名。注重相互间的工作交流和再学习,使他们及时把握市场脉搏,围绕工程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搞好项目管理。四是要建立一支一流的高技能职工队伍。对操作工要注重对施工规范、操作规程的再学习,及时总结工法,开展QC小组活动,使之成为一支有理想、懂技术、守纪律的队伍。
    五、实现技术创新。
    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尽快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优势。一是要全面、准确、及时了解现代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对传统的施工方法,逐项作出评价。对照先进的施工手段,从工程质量稳定性、效益的高低、环境的影响、劳动条件的优劣等方面考察传统工艺的适用性,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改良。逐步改变“人海战术”,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二是对目前不具备技术条件的高、难、精施工内容,要实施技术攻关。分析技术瓶颈,有针对性地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新的突破。例如大型球状储罐的制作、安装,大型现代化生产流水线的安装、调试等,都必须制订计划,逐项落实。至“十一五”期末,要建立起非标准件制作基地并投入使用。三是要建立起适合生产实际的《企业技术标准》、典型工法、通用工艺,并在贯彻国家及相关部门规范、标准的同时,作为施工过程的指导性文件。“十一五”前三年,必须基本完成以上工作,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四是要在提升“三位一体化”管理和运行质量的同时,导入5S和6б管理手段。
    六、造就和谐的发展环境。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好保证和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各自的特色,积极开展工作,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通过上下联动,各方协作,实现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全体员工的注意力,引导到聚精会神搞经济建设上来。造就一种“谋发展光荣”的政治氛围。同时应注重化解各种矛盾,协调各种关系,保持和谐的发展环境。
    七、要充分发挥本纲要对企业工作的指导作用。
    企业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纲要提出的目标要求,逐项制订实施办法,并在工作实践中贯彻执行,确保本纲要的如期实现。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 邮编:100048
京ICP证 050088号